[发明专利]一种扶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0161.1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馨文 |
主分类号: | A47C7/54 | 分类号: | A47C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30 四川省崇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手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座椅的扶手结构,由靠背上支架、靠背下支架、扶手连杆以及扶手支架等组成,其中,靠背上支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靠背下支架,且靠背上支架可绕第一转轴转动,靠背下支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座垫支架,且靠背下支架可绕第二转轴转动,靠背下支架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扶手支架,且扶手支架可绕第三转轴转动,扶手连杆通过第四转轴连接靠背上支架,且扶手连杆可绕第四转轴转动,扶手连杆通过第五转轴连接扶手支架,且扶手支架可绕第五转轴转动。由此,当靠背向后大幅倾斜,扶手支架反向旋转至特定角度,从而为用户肘部提供较为舒适的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座椅的扶手,有些固定在靠背上。当靠背受到压迫,向后大幅度倾斜时,扶手随之上仰,对用户肘部的支撑减弱。尤其,当座垫与靠背同步倾仰时,扶手角度更为陡峭,以至难以稳妥支撑人体肘部,舒适性欠佳。
针对上述问题,无论专利检索或市场调查,均未发现改进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当靠背大幅倾斜时,使扶手自动维持在令用户肘部较为舒适的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结构,由靠背上支架、靠背下支架、扶手连杆以及扶手支架等组成,其中,靠背上支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靠背下支架,且靠背上支架可绕第一转轴转动,靠背下支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座垫支架,且靠背下支架可绕第二转轴转动,靠背下支架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扶手支架,且扶手支架可绕第三转轴转动,扶手连杆通过第四转轴连接靠背上支架,且扶手连杆可绕第四转轴转动,扶手连杆通过第五转轴连接扶手支架,且扶手支架可绕第五转轴转动。
作为优选,顶杆通过第六转轴连接座垫支架,且顶杆可绕第六转轴转动,同时,顶杆通过第七转轴连接靠背上支架,且顶杆可绕第七转轴转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靠背受压向后倾斜,由于上述顶杆的支撑,靠背上支架绕第一转轴转动,驱使扶手连杆拉动扶手支架,使得扶手支架绕第三转轴向下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靠背向后大幅度倾斜,扶手支架反向旋转,从而为用户肘部提供较为舒适的支撑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座椅非倾仰状态时扶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座椅倾仰状态时扶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靠背上支架;2、第一转轴;3、靠背下支架;4、第二转轴;5、座垫支架;6、第三转轴;7、扶手支架;8、扶手连杆;9、第四转轴;10、第五转轴;11、顶杆;12、第六转轴;13、第七转轴。
需要指出,为突出重点,示意图中各部件尺寸、比例并非严格遵循实物,且诸如椅脚、泡沫垫等非关键细节均略去不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详述本发明。
由附图1可知,本发明一种扶手结构,由靠背上支架1、靠背下支架3、扶手连杆8以及扶手支架7等组成,其中,靠背上支架1通过第一转轴2连接靠背下支架3,且靠背上支架1可绕第一转轴2转动,靠背下支架3通过第二转轴4连接座垫支架5,且靠背下支架3可绕第二转轴4转动,靠背下支架3通过第三转轴6连接扶手支架7,且扶手支架7可绕第三转轴6转动,扶手连杆8通过第四转轴9连接靠背上支架1,且扶手连杆8可绕第四转轴9转动,扶手连杆8通过第五转轴10连接扶手支架7,且扶手支架7可绕第五转轴10转动。
另外,顶杆11通过第六转轴12连接座垫支架5,且顶杆11可绕第六转轴12转动,同时,顶杆11通过第七转轴13连接靠背上支架1,且顶杆11可绕第七转轴13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馨文,未经梁馨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0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农业大棚的雨水三态高效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