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巷道支护区域和支护方式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0864.4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4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董陇军;王剑;孙道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杨萍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巷道 支护 区域 方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确定巷道支护区域和支护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巷道掘进工作面中各个波速异常区域;
步骤2、采集各波速异常区域的各项指标参数;
步骤3、根据步骤2采集的指标参数,计算各波速异常区域的质量评分值G;
步骤4、根据质量评分值G确定支护区域和支护方式,即确定哪些波速异常区域需要进行支护并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
所述步骤2中,指标参数包括RQD、岩体波速V波、地震峰值速度PGV、地震峰值加速度PGA、地下水条件W、节理频度Jw和岩石强度Q;其中地震峰值速度PGV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分量PGVx、PGVy和PGVz;地震峰值加速度PGA包括x,y,z三个方向的分量PGAx、PGAy和PGAz;RQD指岩石质量指标;
所述指标参数包括所述地震峰值速度PGV及地震峰值加速度PGA求解过程如下:
首先,采用全波形反演方法反演开采环境中的地震矩张量M(Mxx,Myy,Mzz,Mxy,Mxz,Myz);
然后,使用格林函数对地震波在震源和传感器位置之间的传播进行建模,计算位移响应:
un(s,t)=Mpq*Gnp,q(s,t;ε,t0)n,p,q=x,y,z
其中,un(s,t)表示传感器记录的场点s处t时刻n方向的位移,Mpq表示地震矩张量pq方向的分量,Gnp,q(s,t;ε,t0)表示格林函数n方向分量的空间导数,表示震源ε处t0时刻q方向的点力,在场点s处t时刻p方向产生的位移;星号代表卷积;
最后,计算地震峰值速度PGV和地震峰值加速度PGA,计算公式如下:
PGVn=max[abs(vn)]
PGAn=max[abs(an)]
其中,n=x,y,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巷道支护区域和支护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水条件W根据以下方式确定:
首先,计算波速异常区域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值,计算公式如下:
BQ=100+3Rc+250Kv
其中,Rc为波速异常区域的岩石抗压强度,Kv为波速异常区域的岩石完整性系数;
然后,根据波速异常区域的地下水出水状态和BQ值所属的BQ区间,确定其对应的W区间;
最后,根据波速异常区域的BQ值求得对应的W值;
其中,BQmax与BQmin分别为波速异常区域的BQ值所属的BQ区间的最大BQ值和最小BQ值;Wmax与Wmin分别为根据波速异常区域对应的W区间的最大W值和最小W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08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