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针注射器显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2683.5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姚青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舒康(山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0 | 分类号: | A61M5/30;A61M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显示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针注射器显示系统,即:在无针注射器壳体上开设一横长竖窄的椭圆形显示窗口;在显示窗口上安装一非球面放大镜;在非球面放大镜的下面,无针注射器支架组件上粘贴剂量标贴。剂量标贴上的数字均用双位数表示,避免将剂量单位6和9混淆。所述剂量标贴粘贴在无针注射器支架组件上;为将剂量标贴上的数字露出,本发明在无针注射器套在支架组件外面的调节筒上,开一横长竖窄的通孔。本发明具有剂量标贴所有剂量数字双位数显示;显示视窗形状符合人眼观察的人体工程学;视窗放大镜非球面设计,放大倍数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观察药液注射剂量、安装在无针注射器上的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药物治疗是人类医学治疗的主要途径。药物进入人体主要有两种方式口服和注射。传统的注射方式为有针注射,即通过不锈钢针头将药物注入人体,这种注射方式的缺点是:容易造成局部皮肤损害、出血、肿痛,长期注射会产生皮下结节。
无针注射是近年新发展的技术,它是利用高压射流原理,使药液形成较细的液体流,瞬间穿透皮肤到达皮下组织。因为注射原理的改变,药液在皮下弥散分布,起效时间快,药物吸收率高。无针注射具有无针、无痛、无交叉感染、高效、安全等特点,特别适合需长期自我给药治疗的病人,如慢性肝炎,糖尿病、肿瘤患者等。目前,在发达国家无针注射已逐步应用到临床医疗及家庭保健方面,但价格比较贵。我国对无针注射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至今仅有极少数几家企业能够生产无针注射器。
为调节无针注射器欲注射剂量的需要,通常,在无针注射器上会设有一显示视窗。在旋转无针注射器壳体调节注射剂量时,视窗下面的剂量标贴会随着注射器内部转动的支架组件转动,显示不同的数字。
为便于携带,业内人士不断地追求无针注射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导致注射器上的视窗越来越小,视窗下的剂量标贴上的字越来越小,导致有时看不清楚视窗下显示的剂量标贴上的数字,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使用非常不方便。
另外,目前无针注射器剂量标贴上的0-9数字通常用1位数字显示,在使用时,如果患者不注意,把持无针注射器的方向反了,会将剂量单位6和剂量单位9混淆!对于长期需要注射的患者来说,如果搞错注射的药液剂量,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不可预料的后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无针注射器注射剂量显示不清楚的问题,以及容易造成注射剂量混淆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针注射器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不仅能够清楚地显示注射剂量,而且,不会产生注射剂量混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针注射器显示系统,它包括横长竖窄的椭圆形显示窗口、非球面放大镜和剂量标贴;
在无针注射器壳体上开设有所述横长竖窄的椭圆形显示窗口;所述非球面放大镜安装在所述横长竖窄的椭圆形显示窗口内;在所述非球面放大镜的下面,无针注射器支架组件上粘贴由所述剂量标贴。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非球面放大镜的表面为一凸出的弧面,其与注射器本体贴合的一面为平面;所述非球面放大镜凸出的弧面边缘的最低点与所述非球面放大镜平面的距离为2mm;
所述非球面放大镜的外形为横长竖窄椭圆形,与所述显示窗口的形状匹配。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剂量标贴上的数字均用双位数表示。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剂量标贴粘贴在无针注射器支架组件上;在无针注射器调节筒上,开一横长竖窄的通孔,以便将剂量标贴上的数字露出。
由于本发明显示视窗为横长竖窄的异形形状,故,视角开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另外,本发明在显示视窗内嵌有一非球面放大镜,将剂量标贴上的数字放大,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本发明将剂量标贴上的数字用双位数显示,更避免了使用者将剂量单位6和9混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舒康(山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易舒康(山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