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生脉冲点光源的电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3309.7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邹俭;郑侠;王川;张天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35/06 | 分类号: | H01J35/06;H01J35/08;H01J35/22;H01J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卓凡 |
地址: | 102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脉冲 光源 电极 结构 | ||
1.一种产生脉冲点光源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强流脉冲源、安装在强流脉冲源输出端一侧的真空腔体、真空腔体通过绝缘法兰和强流脉冲源连接;真空腔体内的强流脉冲源输出端侧还设有输出电极、该输出电极一侧贯穿绝缘法兰的圆中心区域与强流脉冲源输出端连接、另一侧还设有圆锥型冷阴极、该圆锥型阴极通过输出电极直接与强流脉冲源连接;真空腔体远离强流脉冲源输出端的内壁上周向连接有与真空腔体直径相同的金属法兰,该金属法兰圆中心区域与输出电极相对的一侧设有回路电极、该回路电极与圆锥型冷阴极锥尖方向相向而设一个圆锥型阳极,该圆锥型冷阴极和圆锥型阳极尺寸相等、且两个锥尖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各自锥尖部设有丝孔、金属丝通过丝孔连接在圆锥型冷阴极与圆锥型阳极之间,从而构成丝负载;所述强流脉冲源、绝缘法兰、输出电极、圆锥型冷阴极、丝负载、圆锥型阳极、回路电极、金属法兰依次连接,再通过真空腔体外壳构成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产生脉冲点光源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圆锥型阳极与圆锥型冷阴极均采用钨镍铁合金材料,直径5.8mm,高5mm,圆锥角60°;所述丝孔直径为500μm,阴阳极间距为2mm,金属丝直径为13μm的钼;工作时用分子泵和机械泵对真空腔体进行真空抽取,使真空度ρ=5×10^(-3)Pa或者更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产生脉冲点光源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流脉冲源的输出电流峰值为250kA,电压波上升时间为30ns,电压波脉宽约50ns,在真空腔体内对圆锥型冷阴极、圆锥型阳极之间的丝负载进行放电,从而产生高温高密度等离子并辐射脉冲X射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33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