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拓扑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4485.2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16/901;G06T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拓扑 绘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处理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拓扑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绘制拓扑图所需的第一层组节点以及第一层组节点之间的连线;依据第一层组节点以及第一层组节点之间的连线绘制拓扑图;获取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其中,用户操作为能够触发展开第一层组节点以及展开第一层组节点的各级子节点的操作,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包括第一层组节点的各级子节点以及各级子节点之间的连线;将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添加至拓扑图,得到新的拓扑图。本申请解决了现阶段在使用绘图组件库Cytoscape.js和插件cytoscape.js‑expand‑collapse绘制支持组打开关闭的拓扑图时,需预加载全部数据导致损耗处理器的性能,降低拓扑图的绘图速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拓扑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背景技术
数据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复杂的数据模型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到显示器的技术,数据可视化后易于理解与研究。常见的可视化方案包括:表格、图表、拓扑图等。拓扑图是常见的对于图状复杂数据结构的呈现方式。如网络环境中设备间流量的访问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图状结构模型。
Cytoscape.js是拓扑图绘制的JavaScript库之一,该库支持基于分组的拓扑图,即属于同一父组的节点会绘制相同颜色的背景色,特定的布局算法(如CoSE布局)可以保证同一组内的子节点尽量靠近。另外插件cytoscape.js-expand-collapse为组件Cytoscape.js提供了组的打开关闭功能。
以上描述了一种基于分组支持组打开关闭的拓扑图绘制技术,但是基于此技术的拓扑图绘制方案要求初始加载全部数据,包括父组和子组间的全部分组和所属关系,此时可以以分组的形式呈现拓扑图,可以打开分组查看子分组。而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将全部数据一次性加载到客户端呈现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方案,这主要是从性能的角度考虑。当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时(500个点、500条连线以上)就会明显出现性能问题。对于后续界面操作上从不打开的组,初始时就加载其全部子组数据,显然是对性能的损耗。
针对现阶段在使用绘图组件库Cytoscape.js和插件cytoscape.js-expand-collapse绘制支持组打开关闭的拓扑图时,需预加载全部数据导致损耗处理器的性能,降低拓扑图的绘图速度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拓扑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现阶段在使用绘图组件库Cytoscape.js和插件cytoscape.js-expand-collapse绘制支持组打开关闭的拓扑图时,需预加载全部数据导致损耗处理器的性能,降低拓扑图的绘图速度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拓扑图的绘制方法,包括:获取绘制拓扑图所需的第一层组节点以及第一层组节点之间的连线,其中,第一层组节点是父组节点为空的节点;依据第一层组节点以及第一层组节点之间的连线绘制拓扑图;获取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其中,用户操作为能够触发展开第一层组节点以及展开第一层组节点的各级子节点的操作,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包括第一层组节点的各级子节点以及各级子节点之间的连线;将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添加至拓扑图,得到新的拓扑图。
可选地,获取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构建历史层级展开状态集合,历史层级展开状态集合用于按层记录拓扑图的各层组节点的展开情况。
可选地,获取与用户操作对应的数据,包括:依据拓扑图的各层组节点的展开情况,获取拓扑图的各层组节点的子节点以及各层组节点的子节点之间的连线。
可选地,依据拓扑图的各层组节点的展开情况,获取拓扑图的各层组节点的子节点,包括:如果用户操作为展开一个组节点的下一级子节点,获取展开的当前组节点的下一级子节点;如果用户操作为展开一个组节点的全部子节点,获取展开的当前组节点的全部子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4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