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垫圈去毛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4613.3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裕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033 | 分类号: | B24B31/033;B24B31/12;B24B31/14;B24B57/04;B24B41/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垫圈 毛刺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垫圈去毛刺机构,其包括箱体、环形输送装置和若干去毛刺装置,环形输送装置包括两组水平部和两组竖直部,其一竖直部和下侧水平部的连接处位于箱体内;箱体的侧部设有水平口,箱体的顶部设有竖直口;去毛刺装置包括安装架、筒体和驱动电机,筒体的侧部设有第一料门和若干通孔,箱体的中部外壁上设有进料口,箱体的下部外壁上设有出料口。当工人将木屑从进料口投入到箱体内后,木屑通过通孔并逐渐掉落,环形输送装置将带动箱体内的筒体上升,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木屑上的油污将逐渐减少,故木屑将对筒体内的垫圈进行多次去毛刺和去油污。本发明提高了垫圈的处理效率和木屑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垫圈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垫圈去毛刺机构。
背景技术
垫圈是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垫圈在冲压成型后轮廓边缘通常会留下很多毛刺,这种现象在垫圈厚度较厚的情况下尤为突出,不仅垫圈的外观不好,而且手感粗糙,有时还会影响垫圈的机械性能,因而垫圈冲压成型后一般都要进行垫圈表面的去毛刺处理。
现有垫圈去毛刺装置包括支架和密闭并呈正多棱柱状设置的筒体,支架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沿筒体轴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筒体,筒体的侧部设有可开合的料门,且筒体内还放有木屑。在去毛刺过程中,电机将带动筒体旋转,筒体内的垫圈将相互碰撞,且垫圈还与木屑相互摩擦,使得垫圈上的毛刺被去除,且木屑还能够去除垫圈上的油污,提高了垫圈的光亮度。
但是,当木屑将垫圈上的毛刺和油污去除后,若直接将筒体内的所有木屑倒掉,则较为浪费,若将筒体内的木屑二次使用,用来去除后续垫圈上的毛刺和油污,则去油污和去毛刺的效果较差,为满足质量要求,这部分垫圈需要使用两至三筒二次使用的木屑进行去油污和去毛刺,使得垫圈的加工效率较为低下,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垫圈去毛刺机构,提高了垫圈的处理效率和木屑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金属垫圈去毛刺机构,包括箱体、环形输送装置和若干呈环形排布的去毛刺装置,环形输送装置包括两组水平部和两组竖直部,其一竖直部和下侧水平部的连接处位于箱体内;箱体的侧部设有供水平部和去毛刺装置穿过的水平口,箱体的顶部设有供竖直部和去毛刺装置穿过的竖直口;去毛刺装置沿竖直方向滑动嵌设在箱体内,去毛刺装置包括安装在环形输送装置上的安装架、转动连接于安装架的筒体和固定在安装架上的驱动电机,筒体的侧部设有可开合的第一料门和若干供木屑穿过的通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筒体轴向延伸并固定连接于筒体的端部;箱体的中部外壁上设有进料口,箱体的下部外壁上设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垫圈的加工过程中,环形输送装置将带动去毛刺装置做环形运动;当工人将木屑从进料口投入到箱体内后,木屑将直接落在中部的筒体上并通过通孔进入到筒体内,驱动电机将带动筒体旋转使得木屑去除垫圈上的毛刺和油污;在筒体的旋转过程中,筒体内的木屑将逐渐通过通孔掉落至下方的筒体上,随后木屑将进入到下方筒体内并继续去除垫圈上的毛刺和油污,故实现了木屑的重复使用,提高了木屑的利用率;环形输送装置将带动箱体内的筒体上升,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木屑上的油污将逐渐减少,故木屑将对筒体内的垫圈进行多次去毛刺和去油污,从而提高了垫圈的处理效果。
当筒体运动至进料口上方时,从进料口进入的木屑将无法进入到筒体内,此时筒体内的木屑将逐渐从通孔掉落,使得筒体在从竖直口穿出箱体时木屑不易被带出箱体,从而提高了木屑的利用率;当箱体内的垫圈在被去油污和去毛刺的过程中,工人能够对位于箱体外侧的筒体内的垫圈进行下料和上料,上料完成的筒体将被环形输送装置输入到箱体内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垫圈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筒体上设有供第一料门封闭的第一料口,位于箱体外侧的竖直部上的筒体的第一料口背离于箱体并倾斜向下,该竖直部远离于箱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接收从第一料口滑出的垫圈的接料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裕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裕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4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