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面防护口罩、工作方法及其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4642.X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红;张宏忠;刘桂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倍舒特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H43/02;D06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1015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口罩 工作 方法 及其 生产 设备 | ||
1.一种立面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内设有多条外折线和内折线,相邻外折线和/或内折线之间构成褶皱层,多个褶皱层的折叠方向不完全相同,从而构成双折叠拱形立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线至少包括二层上外折线、一层上外折线、一层下外折线和二层下外折线,所述一层上外折线和一层下外折线相邻设置在口罩本体外部的中间位置构成顶层,位于顶层上部的褶皱层的折叠方向沿口罩本体高度方向往上折叠,位于顶层下部的褶皱层的折叠方向沿口罩本体高度方向往下折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线至少包括二层上内折线、一层上内折线、一层下内折线和二层下内折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层上外折线和一层上内折线之间构成上支顶层,一层下外折线和一层下内折线之间构成下支顶层,所述一层上外折线、一层上内折线与一层下外折线、一层下内折线之间共同组成立面口罩本体的第一折叠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顶层及下支顶层隐藏在顶层下,在受到外力时,上支顶层及下支顶层能够由平面状态转变为立面状态,之后顶层、上支顶层、下支顶层形成第一层拱形立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上外折线和一层上内折线之间构成上底层,一层下内折线和二层下内折线之间构成下底层,所述二层上外折线、二层上内折线与二层下外折线、二层下内折线之间共同构成口罩本体的第二折叠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上外折线和二层上内折线之间构成上支底层,二层下外折线和二层下内折线之间构成下支底层,上支底层和下支底层分别隐藏在上底层及下底层下,且在受到外力后,上支底层及下支底层能够由平面状态转变为立面状态,上底层、下底层、上支底层及下支底层形成第二层拱形立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本体外周设有周封,口罩本体两侧设有左耳带和右耳带,左耳带和右耳带嵌入式设置在口罩本体内。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立面防护口罩在未佩戴使用时是扁平的,人体佩戴立面防护口罩后,用手指向脸部反方向拉动立面防护口罩中部;
(2)顶层随手指运动方向外凸,隐藏在顶层下的上支顶层及下支顶层由平面状态转变为立面状态,顶层、上支顶层、下支顶层形成第一层拱形立面,立面防护口罩与人体脸部形成小的间隙;
(3)手指继续向脸部反方向拉动口罩中部,顶层下的上底层及下底层在上支顶层及下支顶层带动下继续随手指运动方向外凸;
(4)隐藏在上底层及下底层下的上支底层及下支底层由平面状态转变为立面状态,上底层、下底层、上支底层及下支底层形成第二层拱形立面,立面防护口罩与人体脸部形成大的间隙。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立面防护口罩的生产设备,包括多个依次且间隔设置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及第四输送带,在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中折机构,在所述第二输送带和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封压机构,在所述第三输送带和所述第四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切片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倍舒特妇幼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倍舒特妇幼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46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纵梁成型自动进出料传送系统用涂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黄酒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