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300MPa级复相钢、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4681.X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邱木生;韩赟;刘华赛;阳锋;谢春乾;姜英花;邹英;刘李斌;滕华湘;于孟;章军;朱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1D6/00;C21D1/26;C21D1/74;C22C38/02;C22C38/06;C22C38/22;C22C38/26;C22C38/28;C22C38/32;C22C3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300 mpa 级复相钢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1300MPa级复相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相钢包含:C 0.1-0.15%、Si 0.1-0.3%、Mn 1.8-2.6%、Cr 0.3-0.7%,Mo 0.1-0.3%,P≤0.010%、S≤0.006%、Ti 0.01-0.03%,Nb 0.01-0.03%,Alt 0.02-0.07%,B 0.002-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碳当量满足条件:Pcm=C+Mn/20+Si/30+2P+4S≤0.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300MPa级复相钢,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相钢包含:C 0.1%,Si 0.18%,Mn 2.6%,Cr 0.3%,Mo 0.3%,P 0.008%、S 0.002%、Ti0.019%,Nb 0.03%,Alt 0.02%,B 0.002%,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300MPa级复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相钢的显微组织包括:铁素体、马氏体和贝氏体;
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相钢的显微组织包括:铁素体30-40%、马氏体32-48%,贝氏体12-38%;
优选地,所述复相钢的抗拉强度>1300MPa,屈服强度为>1028MPa,延伸率A80≥6%,扩孔率≥4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1300MPa级复相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冶炼并连铸得到钢板坯,将所述钢板坯依次进行加热和热轧,得到热轧板;将所述热轧板依次进行层流冷却和卷取,后冷却至温度为18~31℃,得到钢卷;将所述钢卷进行冷轧,得到冷硬带钢;将所述冷硬带钢依次进行退火处理、平整处理,后空冷至温度为18~31℃,得到所述1300MPa级复相钢;
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钢板坯包含: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复相钢包含:C 0.1-0.15%、Si 0.1-0.3%、Mn 1.8-2.6%、Cr 0.3-0.7%,Mo 0.1-0.3%,P≤0.010%、S≤0.006%、Ti 0.01-0.03%,Nb 0.01-0.03%,Alt 0.02-0.07%,B 0.002-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碳当量满足条件:Pcm=C+Mn/20+Si/30+2P+4S≤0.28;
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钢板坯包含:C 0.1%,Si 0.18%,Mn 2.6%,Cr 0.3%,Mo 0.3%,P 0.008%、S 0.002%、Ti 0.019%,Nb 0.03%,Alt 0.02%,B 0.002%,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300MPa级复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钢板坯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加热温度为1180~1320℃,加热时间为150~200min;所述钢板坯经加热后的温度为1000~119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1300MPa级复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包括粗轧和精轧;
其中,所述粗轧为6道次,所述粗轧的终轧温度为950~990℃;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80~890℃;
优选地,所述热轧板的厚度为2.5~3mm。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1300MPa级复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冷却的冷却速率为13~18℃/s;
优选地,所述卷取温度为450~560℃;
优选地,所述冷轧为单机架往复轧制,所述冷轧的总压下率为50~60%,所述冷硬带钢的厚度为1.1~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46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