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物联网行车安全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5164.4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韩艺;高大明;汪海东;宫能放;贾艳峰;李兆兵;蔡灏;程源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4;G08G1/065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联网 行车 安全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物联网行车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公路管理云终端、安全管理平台系统、信息汇总整理系统以及监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平台系统和信息汇总整理系统均通过以太网与公路管理云终端网络连接。该高速公路物联网行车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安全管理平台系统、信息汇总整理系统以及监控管理系统的设置,可以快速有效的对高速公路上的路况、车辆的行驶规范以及车辆的数量进行采集和统计,便于公路管理者实时的了解高速公路上的情况,避免出现车祸的情况发生,同时,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意识以及行车的规范,路况监控系统和隧道监控系统的设置,能够实时的对公路和隧道进行监控,提高车辆在高速公路以及隧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公路物联网行车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简称高速路,是指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高速公路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根据中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行驶、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高速公路年平均日设计交通量宜在15000辆小客车以上,设计速度每小时80至120千米。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随着高速公路的大力发展,大量的运输和旅行由高速公路完成,在高速公路行车的过程中,车辆行驶速度快,各种隐患难以立即察觉到,经常会发生各种安全的事故,尤其是夏季行车因高温车辆易经常发生自然或各种故障,还有车内的空气污染容易导致驾驶人员昏厥等,极大的威胁了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然而,现在的高速公路由于车流量较多,监控的范围较短,从而导致公路管理者不能够实时全面的去了解高速公路的路况,不便于公路管理者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速公路物联网行车安全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物联网行车安全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在的高速公路由于车流量较多,监控的范围较短,从而导致公路管理者不能够实时全面的去了解高速公路的路况,不便于公路管理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物联网行车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公路管理云终端、安全管理平台系统、信息汇总整理系统以及监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平台系统和信息汇总整理系统均通过以太网与公路管理云终端网络连接,安全管理平台系统通过以太网与信息汇总整理系统网络连接;
所述安全管理平台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有监控管理系统,所述监控管理系统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路况监控系统以及隧道监控系统;
所述路况监控系统包括监控整理模块,所述监控整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监控传输模块;
所述隧道监控系统的包括监控信息统计模块,所述监控信息统计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安全防护监控模块以及车流量统计模块;
所述信息汇总整理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信息分类模块,所述信息分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信息合并模块。
优选的,所述监控传输模块的一端连接有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能够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采集、分类和整理,然后将整理后的路况图像传输至监控传输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5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