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5646.X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申洛岑;李寒;裘松立;王全达;来佳雯;宋冰泉;冯杰;石敏;屠贤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线 生产 大型 预制构件 混凝土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所述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包括:升降门;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蒸养棚和散热棚;轨道;加热机构;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管、第一连接管、漏斗、第二连接管、叶轮、第一皮带、第一齿轮和安装管,所述蒸养棚的内部安装“S”形分布的所述保温管;所述保温管的一端安装所述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叶轮,所述叶轮的固定轴上套装所述第一皮带;所述安装管的侧壁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所述漏斗;蒸养机构;输送机构。本发明提供的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具有充分利用余热、增加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蒸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是一种良好的热载体,它在冷凝时释放热量大,且具有较高的放热系数,它既能加热,使混凝土在较高的温度下硬化,又能供给一定的水分,使混凝土不致因水分过量蒸发而出现表面干燥脱水。
在混凝土预制件蒸养后,需要降温冷却,降温阶段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此时预制件还处于蒸养棚中进行降温,避免混凝土预制件降温速度太慢,下一批预制件不能进入蒸养棚的内部,降低了人们的生产效率,且在温度较低时(室温小于15度),刚浇筑好的预制件在自然状态下静置,其内应力增加较慢,会影响预制件在蒸养过程中对蒸汽所造成的的内部膨胀力的承受能力,从而影响预制件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余热、增加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包括升降门;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蒸养棚和散热棚,所述蒸养棚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棚,所述蒸养棚的一端、所述散热棚的一端和所述蒸养棚与所述散热棚的连接处分别安装所述升降门;轨道,所述蒸养棚和所述散热棚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轨道;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侧壁;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保温管、第一连接管、漏斗、第二连接管、叶轮、第一皮带、第一齿轮和安装管,所述蒸养棚的内部安装“S”形分布的所述保温管,所述保温管连接所述加热机构;所述保温管的一端安装所述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叶轮,所述叶轮的固定轴上套装所述第一皮带;所述安装管的侧壁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壁安装多根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所述漏斗;所述第一皮带的一端套装所述第一齿轮的固定轴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轨道的侧壁,所述驱动机构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蒸养机构,所述蒸养机构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顶端,且所述蒸养机构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滑动连接所述轨道;
其中,所述流水线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蒸养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升降门和所述加热机构接入电源,混凝土预制件放在所述输送机构的顶面,将所述输送机构和静置后的预制件推入所述蒸养棚的内部,使用所述升降门将所述蒸养棚的内部封闭,打开所述加热机构,使所述加热机构内部的蒸气进入所述蒸养机构的内部,蒸气从所述蒸养机构的内部喷出,使预制件在所述蒸养棚的内部进行蒸养。
S2、当预制件蒸养结束后,打开所述蒸养棚与所述散热棚之间的所述升降门,推动所述蒸养棚内部的所述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带动所述驱动机构运作,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蒸养机构转动,所述蒸养机构转动将所述蒸养棚内部的蒸气吹入所述散热棚的内部,使所述散热棚内部温度升高,同时降低所述蒸养棚内部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5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