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5937.9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7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7 | 分类号: | B62D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车顶 防水 结构 | ||
本公开涉及无人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用于车体顶盖边缘与车体侧壁连接处的防水密封,降低进水的可能性。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包括侧围顶部、顶盖边缘部和密封条。侧围顶部,包括主侧板、搭接横板和横板上凸缘,搭接横板从主侧板上端的一侧伸出,横板上凸缘从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凸起,横板上凸缘的基部设置有排水孔;顶盖边缘部,包括盖顶板和盖顶板下凸缘,盖顶板下凸缘从盖顶板的下表面向下凸出,盖顶板下凸缘的下端面搭接于搭接横板的上方,盖顶板下凸缘的侧面与横板上凸缘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排水孔连通;密封条,设置于盖顶板下凸缘的下端面与搭接横板之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人车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的各方面日益便利,如外卖行业兴起后不仅有人工送餐,无人车送餐也开始发展。无人车的发展过程中车身的防水性一直是车身研发中一个基础和必要的方面,尤其是车顶盖与车侧围连接处。已知的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密封条和/或密封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大多会对连接处的结构密封和条形状进行改进,使其接触面更紧密。然而密封材料的老化和因车身振动导致的连接处微小的相对位移,都会对原有的密封性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及无人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用于车体顶盖边缘与车体侧壁连接处的防水密封,其包括侧围顶部、顶盖边缘部和密封条。侧围顶部,包括主侧板、搭接横板和横板上凸缘,搭接横板从主侧板上端的一侧伸出,横板上凸缘从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凸起,横板上凸缘的基部设置有排水孔;顶盖边缘部,包括盖顶板和盖顶板下凸缘,盖顶板下凸缘从盖顶板的下表面向下凸出,盖顶板下凸缘的下端面搭接于搭接横板的上方,盖顶板下凸缘的侧面与横板上凸缘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排水孔连通;密封条,设置于盖顶板下凸缘的下端面与搭接横板之间。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条的一侧与横板上凸缘的侧面接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在车体长度方向上向下倾斜,或者,搭接横板的上表面在车体长度方向上中间高两端低。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横板上凸缘的与盖顶板下凸缘相邻的一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与排水孔连通。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设置于横板上凸缘的基部。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顶盖边缘部还包括挡水凸缘,挡水凸缘向盖顶板下凸缘的外侧延伸。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水凸缘的边缘设置有向下凸起的侧挡板。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挡水凸缘的下端面与侧围顶板之间密封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车,车体包括侧壁和顶盖,其中,顶盖与侧壁之间的密封结构采用第一方面中任一说明的无人车顶部防水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上述防水结构遇水时,水流进入车顶盖和侧围之间的缝隙时,可以从排水孔中排出,减少缝隙中积水对密封处的浸泡,降低进水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5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理节奏友好的LED光源
- 下一篇: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