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鞋底及其匹配的鞋楦和鞋底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5942.X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沙民生;季福武;郑惟;蓝成都;欧小相;刘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2 | 分类号: | A43B13/12;A43B13/18;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鞋底 及其 匹配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鞋底,包括上端面,上端面包括足跟区、足弓区和前掌区,前掌区包括第一至第三跖趾关节区、第四至第五跖趾关节区、大拇指区和二趾至小趾区,所述的减震鞋底主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上端面局部呈与足底形态贴合的曲面,曲面包括足跟区向内凹形成第一曲面和/或所述的第一至第三跖趾关节区内凹形成第二曲面和/或足弓区凸起形成第三曲面,第一曲面形状与人体足跟底部形态贴合,第二曲面形状与人体足部前掌的形态贴合,第三曲面形状与足弓形态贴合,所述足跟区、第一至第三跖趾关节区和大拇指区的弹性形变能力均强于所述足弓区、第四至第五跖趾关节区和二趾至小趾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匹配的鞋楦和上述鞋底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增强了鞋底与足底的包裹性,有效分散足底压力,提高穿着舒适性。
背景技术
根据现代足底压力分布的研究,正常人穿着普通鞋底在行走、跑步过程中,足底的受力点主要为足后跟、第一至第三第一至第三跖趾关节(尤其是第二跖趾关节压力最大)、大拇指依次向前传递,在同一时间其压力并不是平均分布到整个足底,而是主要分布在上述三个部位中的某一个,这也是为什么长时间的行走这三个部位会长老茧、尤其是第二跖趾关节部位会病变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根据不同人群的足部问题分析,老人是足底最需要保护的一个群体。近些年,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底, 我国 60 岁以上老龄人口达 2.49 亿,占总人口的 17.9%。减震鞋尤其是适用于老人的减震鞋有庞大的需求,其需求使老人鞋成为鞋类中的一个细分行业。
因为老人鞋的火热,市面上出现很多各种功能的老人鞋产品。但 仔细分析,这些老人鞋只是将普通休闲鞋的鞋腔变大,鞋底变软,在老人们试穿时会感觉很软很舒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会造成足部骨骼变形,严重的直接伤害到老人的身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鞋底,该减震鞋底能够减少足底压力集中,保护尤其是老年人足底,增强鞋的包裹性和舒适性,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减震鞋底匹配的鞋楦,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震鞋底,包括上端面,该上端面包括足跟区、足弓区和前掌区,前掌区包括第一至第三跖趾关节区、第四至第五跖趾关节区、大拇指区和二趾至小趾区,减震鞋底的主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上端面局部呈与足底形态贴合的曲面,曲面包括足跟区向内凹形成第一曲面和/或第一至第三跖趾关节区内凹形成第二曲面和/或足弓区凸起形成的第三曲面,第一曲面与人体足跟底部形态贴合,第二曲面与人体足部前掌的形态贴合,第三曲面与足弓形状贴合;所述足跟区、第一至第三跖趾关节区和大拇指区的弹性形变能力均强于所述足弓区、第四至第五跖趾关节区和二趾至小趾区。
进一步的,所述足弓区、第四至第五跖趾关节区和二趾至小趾区设有孔,孔沿鞋底高度方向设置,孔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孔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孔的直径尺寸为(5-7)mm。
进一步的,孔在足弓区的的分布密度大于孔在第四至第五跖趾关节区和二趾至小趾区的分布密度,根据足底压力实验结果,圆孔分布密度大的区域比孔分步密度小或者不设置孔的区域具有更强的弹性形变抵抗能力。
进一步的,至少部分上述的孔内设有联通鞋底外部的微小通道,微小通道与所述孔的开口为自封闭微孔或所述通道内设有带有单向阀的换气装置进行鞋腔换气。
上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鞋底主体的一级减震层和内置鞋底后跟的二级减震层,两级减震有效增强鞋底后跟的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的二级减震层的硬度大于一级减震层,二级减震层较一级缓震层稍硬,防止后跟过于柔软,站立时造成老人后倒。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级减震层由软PU材料制成,硬度为(20-25)邵尔C,一级减震层回弹性能良好,提高足部舒适柔软触脚感受,二级减震层由EVA材料制成,硬度为(30-35)邵尔C。
进一步的,上述的鞋底足跟厚度为33mm,前掌厚度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康奈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5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戏关卡编辑方法和编辑器
- 下一篇:一种干式喷房动态风平衡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