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算海洋漂浮大型藻类等效分散密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6154.2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0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T7/62;G06V2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施昊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算 海洋 漂浮 大型 藻类 等效 分散 密度 方法 | ||
1.一种测算海洋漂浮大型藻类等效分散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环境限制因子对大型藻生长影响的实验;
(2)基于步骤(1)的实验结果,确定环境限制因子的极限有效供给体积和漂浮大型藻类理论极限等效分散密度;
(3)计算环境限制因子标准极限有效供给面积和标准极限有效供给半径;
(4)利用遥感图像数据,通过图形分析软件计算大型藻类斑块覆盖面积,以步骤(3)计算的标准极限有效供给半径为搜索距离,计算环境限制因子的表观有效供给区面积;
(5)计算环境限制因子条件下漂浮大型藻类等效分散密度;
在步骤(1)中,采集近海大型藻类,选择健康藻体,去除表面附着物,将藻体用过滤后的自然海水反复清洗多次,清洗干净的藻体置于冷藏箱内暂存,然后在光照培养箱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验,经过一个光照周期后将藻体取出,吸干藻体表面水分后称其湿重并测量其体积,培养液过滤后测定限制因子水平变化;
将海水通过0.45μm的混合纤维滤膜过滤,贮存于聚乙烯桶中,实验前用蒸汽消毒器120℃消毒15分钟之后自然冷却,并充分振荡,使其恢复原有的溶解气体量,作为培养实验的培养液;
在进行培养实验时,先将藻体表面水分吸干,称重,取相同质量的藻体置于若干容器中,在各容器中放入不同体积的经过滤、煮沸、冷却过的培养液,添加营养盐,使各容器限制因子水平都相同,然后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在步骤(2)中,计算不同体积培养液条件下限制因子水平在光照周期前后的变化ΔC,不同体积培养液条件下的ΔC构成一个分布,计算该分布百分位数为5时的ΔC对应的体积,作为环境限制因子的极限有效供给体积VT,以大型藻类培养质量m除以极限有效供给体积VT得到漂浮大型藻类理论极限等效分散密度DT;
在步骤(3)中,环境限制因子标准极限有效供给半径rTM按下式计算:
环境限制因子标准极限有效供给面积STM按下式计算:
上式中,VTM为单位质量大型藻类的极限有效供给体积;
在步骤(4)中,利用遥感图像数据,通过图形分析软件分析计算大型藻类斑块覆盖面积Sc,根据标准极限有效供给半径标rTM计算大型藻类斑块的表观极限有效供给半径Ra,以Ra作为聚合距离,通过聚合分析将零散的大型藻类斑块合并成面积更大的若干合成斑块,计算各合成斑块的表观有效供给区面积Swak,将各合成斑块的Swak求和作为环境限制因子表观有效供给区面积Swa;
所述表观极限有效供给半径Ra按下式计算:
上式中,Sr为遥感图像最小分辨面积;
在步骤(5)中,令漂浮大型藻类等效分散密度Dequ=DT,得到环境限制因子理论极限有效供给区面积SwT:
上式中,ρht为大型藻类自身密度,ρw为培养液自身密度,h1为漂浮大型藻类的统计长度,h2为漂浮大型藻类生长提供限制因子的水深,h2=h1+rTM;
当Swa≤SwT时,则:
当SwaSwT时,则:
Dequ=D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61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