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软弱面水土保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522.5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雷;张燕;彭宁波;朱叶;张鹏;朱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A01G9/02;A01G2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3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软弱 水土保持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软弱面水土保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主体基座,主体基座上开设有生物格子,生物格子内铺设有可降解塑料膜,可降解塑料膜上开设有通孔,生物格子与可降解塑料膜组成容腔,容腔内填有土壤,土壤中种植有用于水土保持的植物;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主体基座(1)移动至地质软弱面处,调整好角度;(S2)向容腔内填满土壤(7),并在土壤(7)中种植用于水土保持的植物(8);(S3)向灌溉通道浇水,利用灌溉通道将水分引导入深层土壤中。该装置能够吸引植物的根系不断向下繁衍,提高根系附着力,从根本上防止了水土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土保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质软弱面水土保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软弱面是威胁公共基础设施的不稳定斜坡或岩体,即为岩体的薄弱面或称为节理面,是指在受到应力时容易发生断裂、滑动的面,地质软弱面常常是由于水土的流失造成的易滑坡面,传统的地质软弱面防灾装置大多都是采用防滑坡边坡防护网,能够对薄弱面的防滑坡起到一定效果,但无法从本质上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从本质上固土、防止水土流失的地质软弱面水土保持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地质软弱面水土保持装置,包括主体基座,主体基座上开设有生物格子,生物格子内铺设有可降解塑料膜,可降解塑料膜上开设有通孔,生物格子与可降解塑料膜组成容腔,容腔内填有土壤,土壤中种植有用于水土保持的植物。
其中,生物格子四角设置有灌溉通道,灌溉通道贯穿主体基座,生物格子四角设置有固定钉,能够将装置固定在地面上,主体基座上设置有固定钉的安装孔,固定钉长度为0.5~1.2m,固定钉内部为中空结构,固定钉下部侧壁开设有漏水口,能够使得装置固定在倾斜的地面上,生物格子大小为0.4~0.6m×0.4~0.6m,通孔之间距离为0.05~0.15m,主体基座为透水混凝土制成,能够将雨水渗透到地下。
本发明所述的地质软弱面水土保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主体基座移动至地质软弱面处,调整好角度;
(S2)向容腔内填满土壤,并在土壤中种植用于水土保持的植物;
(S3)向灌溉通道浇水,利用灌溉通道将水分引导入深层土壤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通过固土植物和装置的结合,从根本上防止了水土流失;2、水流通过固定钉流入深层土壤,吸引植物的根系不断向下繁衍,能够提高根系对地质软弱面土壤的附着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图4是固定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地质软弱面水土保持装置包括主体基座1,主体基座1为透水混凝土制成,主体基座1上均匀开设有生物格子2内铺设有可降解塑料膜3,可降解塑料膜3上均匀开设有通孔4,生物格子2与可降解塑料膜3组成容腔,容腔内盛接有土壤7,土壤7中种植有用于水土保持的植物8,生物格子2四角均设置有灌溉通道,直接作为固定钉5的安装孔,固定钉5贯穿主体基座1,主体基座1和生物孔2截面均为正方形,尺寸分别为2m×2m,0.5m×0.5m,生物格子2为4×4个,通孔4也为4×4个,通孔4之间距离为0.1m,如图4所示,固定钉5内部为中空结构,固定钉5下部侧壁开设有多个漏水口6,使用时先将主体基座1利用起吊机械移动至地质软弱面处,地质软弱面为斜面,调整好角度,然后将固定钉5穿过生物格子2四角的安装孔固定入地质软弱面的土层中,向生物格子2与可降解塑料膜3组成的容腔内填满土壤7,并在土壤7中种植用于水土保持的植物8,效果如图5所示,定期向固定钉5的中空管道内浇水,利用固定钉5下端的漏水口6将水分引导入深层土壤中,使植物8的根茎深入到深层土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