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声波测井对邻井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555.X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张聪慧;张彬奇;孙小芳;庹海洋;李东;孙晓飞;张璋;张博;韩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4 | 分类号: | E21B47/14;E21B47/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栗若木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声波测井 成像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声波测井对邻井成像的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偶极子声源激发时产生的四个方位的偶极纵波数据,其中,所述偶极子声源采用正交偶极模式;根据所采集的四个方位的偶极纵波数据通过矢量旋转得到多个地理方位的偶极纵波数据;分别对所得到的每个地理方位的偶极纵波数据进行反褶积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声波数据;对所述滤波后的声波数据进行波场分离,得到分离后的上行反射纵波数据和下行反射纵波数据;分别对所述每个地理方位波场分离的上行反射纵波数据和下行反射纵波数据进行偏移成像处理,得到邻井井眼成像数据。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利用声波测井对邻井进行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井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声波测井对邻井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采用侧钻井开发低渗透油气田,可以降低钻井成本和提高油气井产量,但在侧钻井施工过程中,两个相邻的井眼会由很多种原因导致井眼相碰,必然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常规采用的井眼防碰手段需要对具有防碰风险的正在生产的井进行停产、减产后复测井眼轨迹,对平台的产量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还可能造成老井无法再次启泵的严重影响;对于自喷井,复测的成本和难度非常高。
常规井眼防碰技术是通过实测井眼轨迹参数拟合出井眼轨迹,利用防碰扫描算法计算拟合当前井与邻井的井眼轨迹间的位置关系,在相对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处采取措施绕障,以此来避免井眼相碰事故的发生。防碰扫描算法的准确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井眼轨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井眼轨迹拟合方法的合理性、邻井轨迹描述的准确性、防碰扫描算法的准确性,由于这几个因素均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目前防碰扫描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现有主动探测防碰技术包括三种:电磁波探测防碰技术方案、射线探测防碰技术方案和声波探测防碰技术方案。电磁波探测防碰技术方案中将电磁波应用于井眼防碰施工中,存在着磁干扰、磁屏蔽等问题。射线探测防碰技术方案的实现会大幅度减小井眼交碰风险,在射线探测防碰技术方案中射线的选择是个难题,实践表明,长波传播距离虽远,但频率太低,传输速度慢,分辨率低。声波(20Hz-20kHz)环境干扰大。高频无线电波(指超短波以上)一直到微波、可见光都不能有效穿透地层。中微子通信成为最佳的选择,但价格昂贵,成本太高。声波探测防碰技术其防碰原理是通过在邻井中放置3个以上的水声传感器检测震动能量,根据能量的变化特征分析判断钻头到邻井的实际距离的变化趋势。测量点随着新井钻进深度而变化,但传感器的相对距离是固定的。因此,通过震动能量变化计算出钻头与邻井距离的变化,当这个距离小于某个距离时,报警预警,以防事故发生。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了钻进过程中钻头震动的能量,但却存在着以下的问题,比如:钻进过程中产生井下声源不仅仅是钻头与井壁或岩石的碰撞,还有钻铤、钻杆也与井壁碰撞产生声波,水声传感器检测到的能量到底来源于何处难以判断;并且,声波在地层中传输,其能量衰减规律与地层的性质有直接关系,而并非恒定不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主动探测防碰技术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准确的判断邻井的距离和方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利用声波测井对邻井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准确地对邻井进行成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声波测井对邻井成像的方法,包括:
采集偶极子声源激发时产生的四个方位的偶极纵波数据,其中,所述偶极子声源采用正交偶极模式;
根据所采集的四个方位的偶极纵波数据通过矢量旋转得到多个地理方位的偶极纵波数据;
分别对所得到的每个地理方位的偶极纵波数据进行反褶积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声波数据;
对所述滤波后的声波数据进行波场分离,得到分离后的上行反射纵波数据和下行反射纵波数据;
分别对所述每个地理方位波场分离后的上行反射纵波数据和下行反射纵波数据进行偏移成像处理,得到邻井井眼成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