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锯条或钢带的直线度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7622.8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俊;蔡翠兰;黄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G01B21/06;G01B21/00;B23D5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曾利平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锯条 直线 测量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锯条或钢带的直线度测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及系统无需将带锯条钢带截取下来,降低了材料浪费,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在生产过程中测量直线度,无需停机等待,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带锯条钢带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测量精度;在获取直线度数据的同时获取对应点的长度数据,以获得对应点的位置信息,使直线度数据与位置信息对应起来,在出现异常直线度数据时,可以明确获知该异常值位于带锯条或钢带的何位置,便于生产质量的把控,适应于智能生产制造要求,同时提高了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锯条钢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锯条或钢带的直线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带锯条钢带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带锯条钢带的生产质量好坏,需要测量其直线度,再根据直线度数据对生产线进行调整,以提高带锯条钢带的生产质量。现有带锯条钢带的生产线通常配置有调平矫直设备,在对带锯条钢带进行调平矫直处理后,人工从一盘带锯条或钢带中截取一段样品,由人工手动测量样品的直线度,同时记录该直线度所对应的带锯条或钢带的长度数值,并在带锯条或钢带上做好标识,再记录其运动趋势规律。
这种直线度的测量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截取的样品只能报废处理,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2、人工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低,不能准确地反映带锯条或钢带的直线度,且测量效率低;同时人工测量时需要停机等待人工测量结果,降低了带锯条或钢带的生产效率;
3、现有的调平矫直设备没有直线度检测功能,不便于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直线度数据,不能实时了解带锯条或钢带的整体质量好坏,不能很明了地看出不良位置所对应的直线度数据,即当出现异常直线度数值时,不能确定该异常值位于带锯条或钢带的什么位置,因此,不利于对带锯条或钢带的生产质量控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智能制造生产要求;
4、现有的调平矫直设备没有直线度对应的长度曲线记录存储功能,不便于数据追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锯条或钢带的直线度测量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传统人工测量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带锯条或钢带的直线度测量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带锯条或钢带同一边线上的三个点,以两端的两个点的连线所构成的直线为基准线,计算中间点到所述基准线的距离,该距离即为两端的两个点之间的直线度数据。
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无需将带锯条钢带截取下来,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直接在带锯条钢带调平矫直后的生产过程中实时测量,无需停机,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带锯条钢带的生产效率,相较于人工测量,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带锯条或钢带同一边线上的三个点分别采用三个线激光测量仪来检测,三个所述线激光测量仪分别设于调平机与收料端之间,且靠近所述收料端。
带锯条或钢带同一边线上的每个点与一个线激光测量仪对应,每个线激光测量仪检测一个点,再由数据处理单元计算中间点到基准线的距离即可获得直线度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线激光测量仪选用型号为LS-9000的2D/3D线激光测量仪。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线激光测量仪等间距地设置,使检测到的同一边线上的三个点等间距,以正中间的点来计算直线度,提高了直线度的计算精度。
进一步地,在直线度测量之前,先获得带锯条或钢带的生产条码,根据生产条码获取带锯条或钢带的规格信息;以便后续直线度数据保存时与带锯条或钢带的生产条码、规格对应起来,便于数据追溯和查询。
进一步地,在进行直线度测量的同时,采用编码器检测所述中间点至带锯条或钢带起始端之间的长度,所述长度即为中间点在带锯条或钢带上的位置,使直线度数据与位置信息对应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