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979.6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煜;姬煜轲;赵晓斌;卢毓欣;侯婷;李凌飞;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J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用 接地 电流 抑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的极性;
判断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则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是否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
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无法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则降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获得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
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是否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
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无法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则检测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的第二直流系统是否存在调节裕度;
若所述第二直流系统存在调节裕度,则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的极性,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以使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直流系统调节后的入地电流之和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是否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具体为:
检测金属回线上是否存在定向移动的带电电荷;
若金属回线上存在定向移动的带电电荷,则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
若金属回线上不存在定向移动的带电电荷,则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不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是否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则无需调节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获得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降低至所述第一阈值的两倍,获得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的第二直流系统是否存在调节裕度,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是否大于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正极线电流值与负极线电流值之和;
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正极线电流值与负极线电流值之和,则所述第二直流系统存在调节裕度;
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与所述第一阈值之差大于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正极线电流值与负极线电流值之和,则所述第二直流系统不存在调节裕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的第二直流系统是否存在调节裕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直流系统不存在调节裕度,则将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降低至所述第一阈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的极性,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以使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直流系统调节后的入地电流之和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具体为:
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的极性,增大所述第二直流系统中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的极性相反的极线电流值,降低所述第二直流系统中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的极性相同的极线电流值,以使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直流系统调节后的入地电流之和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直流系统调整后的极线电流值之和等于所述第二直流系统调整前的极线电流值之和。
8.一种共用接地极入地电流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的极性;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则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是否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
第一电流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无法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则降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获得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是否能够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
第二电流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大地回线方式无法转换为金属回线方式,则检测与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的第二直流系统是否存在调节裕度;
第三电流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直流系统存在调节裕度,则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一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的极性,调节所述第二直流系统的入地电流值,以使所述第一直流系统当前的入地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直流系统调节后的入地电流之和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9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