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8189.X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左飞;李鹏辉;曾祥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P17/06;C12Q1/6895;A23F3/06;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茶素 合成 编码 基因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重组工程菌,得到重组蛋白,借助于酶反应方法,利用基因工程菌的重组蛋白作为催化酶,验证了茶树中编码丝氨酸羧肽酶类酰基转移酶CsSCPL11‑IA,CsSCPL13‑IA和CsSCPL14‑IA的基因。本发明首次描述了三个可以催化酯型儿茶素合成的乙酰转移酶基因,及其在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茶叶加工中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类复合物,约占茶干重的25%,是茶叶中30多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有很广的药用价值,是茶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儿茶素类是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之一,占其总重的50%~70%。茶叶中儿茶素类物质包含多个组分,主要分为酯型和非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包括儿茶素(C,(+)-catechin)、表儿茶素(EC,(-)-epicatechin)、没食子酸儿茶素(GC,(+)-gallocatechin以及表食子酸儿茶素(EGC,(-)-epigallocatechin)。酯型儿茶素类包括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epicatechin-3-gallate)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epigallocatechin-3-gallate)。其中酯型儿茶素占绝大多数,约75%左右,贡献了茶汤的苦涩味,收敛性,和爽口味。
茶的保健和药用功能不断被证实,最近几十年,茶的药理功能机制逐渐被揭示,人们对茶的了解更加深入。儿茶素类物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包括抗肿瘤效应、抗氧化作用、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抗菌抑菌与抗病毒作用以及抗辐射等。其中,人们发现其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猪油、奶油等动植物油脂的氧化,并对油炸食品、方便面、水产品、等多种食品的抗氧化有显著效果,同时也可以刺激肝中脂肪代谢,增加胆汁酸排泄,加快体内胆固醇的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黄烷三醇(儿茶素类)的C环的C3有羟基,很容易被酶促催化,与没食子酸等酚酸发生酯化反应,形成没食子酸酯。所以,非酯型的单体儿茶素类,如EC、C、GC、EGC等会形成各自的没食子酸酯。尽管人们知道催化这类有机酸与黄烷三醇等黄酮类化合物的酯化反应通常有两种类型的酶:BAHD和SCPL家族的酶,但由于他们的各自家族包括很多成员,至今没有确定茶树中的儿茶素类没食子酸酯的形成机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酯型儿茶素合成酶CsSCPL11-IA,氨基酸序列见SEQ IDNO.2,或由SEQ ID NO.2所示序列经过若干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蛋白功能的氨基酸序列;或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衍生的,具有98%以上同源性的,且具有相同蛋白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的基因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或与SEQ IDNO.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序列;或与SEQ ID NO.1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分子。
本发明还披露了一种酯型儿茶素合成酶CsSCPL13-IA,氨基酸序列见SEQ IDNO.4,或由SEQ ID NO.4所示序列经过若干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蛋白功能的氨基酸序列;或由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衍生的,具有98%以上同源性的,且具有相同蛋白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酯型儿茶素合成酶的基因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3,或与SEQ IDNO.3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序列;或与SEQ ID NO.3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相同功能蛋白质的DNA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