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新型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8585.2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栋;何锡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8B17/12;G08B25/08;G08B25/10;H04L29/08;G16Y40/10;H02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刘自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窄带 联网 新型 热源 火情 智能 探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热源及火情探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新型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第一红外热像仪、单片机、电源模块、第二红外热像仪、无线通讯模块、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第一红外热像仪通过光纤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单片机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第二红外热像仪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连接;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整流桥、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阻、电感、第四电阻、第三电容、运算放大器、第二二极管、第四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本发明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源及火情探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新型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热源与火情探测告警系统包括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线性感温探测系统、分布式光纤探测系统以及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森林火险智能监测系统等。其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适用范围于供电距离不长,供电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同时要保证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能跳闸的地方。线性感温探测系统则大多安装在专用桥架、隧道、沟、夹层内的工业电缆管道内。分布式光纤探测系统主要用于隧道监测与工业、民用建(构)筑物及地下建筑工程。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森林火险智能监测系统应用于广域森林火险监测。现有一些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告警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图1为传统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告警系统的供电部分的电路原理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告警系统的供电部分的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告警系统的供电部分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新型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新型热源与火情智能探测系统,包括第一红外热像仪、单片机、电源模块、第二红外热像仪、无线通讯模块、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红外热像仪通过光纤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光纤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红外热像仪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整流桥、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阻、电感、第四电阻、第三电容、运算放大器、第二二极管、第四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一个直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正极和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另一个直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负极和电压输出端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