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生物降解的注射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8791.3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8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牛玉乐;冯斌;孙会谦;王志军;张景朋;孙国涛;范建国;甄志彬;邓声菊;徐艳君;王田园;夏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澳合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20;A61L27/50;A61L27/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降解 注射 填充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微粒为乳酸和/或乙醇酸重复单元的共聚物,所述聚合物微粒的粒径为10μm‑150μm。本发明的PLLA微粒具有不规则、不光滑或粗糙的微观外形,增加了PLLA颗粒与细胞的接触面积,提高细胞在多孔结构或支架结构上的黏附能力和滞留时间,显著改善了PLLA颗粒的细胞亲和性能,且利于刺激胶原细胞感受物理机械微环境刺激并对其做出应答反应,进而刺激并加速机体胶原蛋白生长,祛皱美容延缓衰老效果自然而持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生物降解的注射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背景技术
医疗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修复与再塑人的容貌及人体各部位形态的美容方式。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更为关注面部皱纹及延缓衰老等生活质量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2018年的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2245亿元,占全球医疗美容市场的10%,成为全球医疗美容的第三大市场,预计2020年全球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将突破3150亿元。
注射填充美容为非手术医疗美容。注射填充美容方法将填充物注射于人体局部,以改善和修饰面部软组织缺陷、皮肤静态皱纹及组织轮廓等,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延缓衰老和美容效果立竿见影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美容皮肤科及整形外科等领域。
注射填充物包括可吸收注射填充物和不可吸收注射填充物。可吸收填充物包括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聚左旋乳酸(PLLA)等。PLLA为人工合成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该材料于1999年欧洲上市,并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HIV患者面部脂肪萎缩症和用于注射填充浅至深层鼻唇沟及其他面部皱纹(Ferneini E,Boynton T,Almunajed H,et al.Review offacial fillers and injectable neurotoxin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smeticSurgery,2013,30(2):53-60.)。PLLA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细胞,使患者自身分泌胶原蛋白,从而改善肤质、填补皮肤缺陷。与其他填充物不同,PLLA注射后的效果自然渐进,数周或数月后显现治疗效果,并在人体组织内持续作用长达三年(Hamilton TK.Skinaugmentation and correction:the new generation of dermal fillers-Adermatologist's experience[J].Clin Dermatol,2009,27(3):S13-S22.)。因PLLA具有长效、可生物降解吸收、强度高、可塑性好、无毒、无刺激性、易于改性等优势,被公认为新世纪最有前途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Sheng Mingang,Zhang Jinhua,Li Yanhong.ResourceDevelopmentMarket,2007,23(11):1012-1014,1028.)。
注射填充物需要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良好的物理稳定性。但PLLA仍存在急需改进的技术难题。
1、PLLA具有疏水性,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差,进而影响其填充效果。为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生长,需改进PLLA结构,一是形成含大量多孔结构的高分子支架,使其具有足够的细胞亲和能力,促进细胞(胶原蛋白)在高分子支架上的贴合;二是形成粗糙的表面、不光滑的表面或不规则的表面,增加其对细胞的物理机械微环境刺激,促进胶原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分化(樊国栋,张春梅,聚乳酸在医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科技导报,2010,28(19):103-107)。
2、PLLA注射后可引起不良反应,存在安全性隐患。PLLA在体内降解为乳酸而形成酸性微环境,进而引发红肿、瘀斑、瘀伤、水肿、丘疹、可见的结节、眶周结节、注射区域硬化、脓肿、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肥大和萎缩、血管性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结节病、瘢痕、皮肤变色等不良反应,限制其应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澳合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澳合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一种赛车解耦式纵倾侧倾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