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缩气体保证雾化均匀且防止堵塞的麻药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9092.0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红燕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A61M16/06;A61M11/02;A61M16/10;B01F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王雨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缩 气体 保证 雾化 均匀 防止 堵塞 麻药 雾化器 | ||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气体保证雾化均匀且防止堵塞的麻药雾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输气管,通过输气管输气气压,通过第二推杆、连杆、竖杆和第一推杆的配合使用,使得联动后续步骤的进行,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使得操作更加简单,通过第一推杆、第二滚珠、第二推杆、输气管和输药管的配合使用,使得先打开输气管和后关闭输气管,从而使得雾化的气雾更加致密,且避免药量的浪费,保证麻药充足使用,通过输气管、输药管、混合管、混匀室和搅拌片的配合使用,使得将药液与压缩气体混合,最终利用压强将液体麻药细化成雾态,使得吸入时更加的顺畅,减少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压缩气体保证雾化均匀且防止堵塞的麻药雾化器。
背景技术
医疗是使用药物或器械进行治疗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设备也层出不穷,为治疗疾病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
吸入麻醉药物是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以挥发性液体或气体的形式从呼吸道通过进入人体内形成麻醉作用,药物有乙醚、异氟烷、氧化亚氮等,经过肺泡动脉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透过血脑屏障最后到达脑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它能够阻断神经传递的功能,引起麻醉作用,有着麻醉功能强、可控性高等特点,在全身麻醉中以及麻醉的维持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传统的麻醉雾化装置更为单一,在进行使用过程中麻药会出现残留在输送管内,一方面会造成麻药的浪费,另一方面会造成麻药使用不充分,从而增加患者在受伤过程中的痛感,且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气压不足造成雾化不充分的后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出来一种基于压缩气体保证雾化均匀且防止堵塞的麻药雾化器,具有雾化充分,避免浪费的现象发生,解决了传统的麻醉吸入装置功能简单的问题,保证了使用该装置进行操作时更加的安全,且药物使用的更加的充分。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雾化充分,避免浪费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压缩气体保证雾化均匀且防止堵塞的麻药雾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输气管,通过输气管输气气压,对液体进行压缩,最终通过喷头喷出,通过面罩被患者吸入,输气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输药管,利用输药管输入麻药,输药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混合管,将麻药与气压混合,从而带动液体喷出,形成致密的细雾,混合管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手持架,利用手持架方便握住,手持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面罩,面罩与嘴部和鼻子紧贴,从而将麻药吸入,输气管与输药管的外侧开设有混匀室,混匀室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片,输气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滚珠,输药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滚珠,第二滚珠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第二推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竖杆。
优选的,所述连杆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杆的规格一致,且以竖杆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另一连杆位于第一推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靠近第一滚珠的一侧设计为弧形,且该弧形的尺寸与第一滚珠的尺寸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分别与输气管和输药管之间活动连接有可塑性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推杆的长度,且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和输药管的规格一致,且以竖杆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手持架的上方设计有弧形把手,且面罩设计为曲面,且面罩的外侧设置有弹性绳。
(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红燕,未经吴红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