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0235.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霍宏博;许杰;谢涛;林海;王晓雷;何阳;陈卓;王桂萍;岳明;刘永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8 | 分类号: | E21B17/08;E21B17/00;E21B17/10;E21B3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护管隔水 导管 装置 使用方法 | ||
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管体、套装在管体外面的护管、安装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送入公接头及回接公接头;其中,管体上安装有楔块;护管上端面上盖有护管帽;且护管帽内套装有用于送入、回接的打捞耳;母接头与送入公接头之间插入有防转插块;且母接头和回接公接头之间是由锁定环锁定在一起;防转插块的内部设有用以防止防转插块向上移动的楔紧角,该楔紧角的上端连接有一钢丝绳。本发明兼顾了永久弃井和转开发井的二种模式,当其不转为开发井,其无需动员钻井船弃置;当其转为开发井,可以将其进行井口回接,顺利开发,使得探井的处理方案符合永久弃置标准;不仅大大降低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本,而且,实现了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初期,为了评估油藏价值,需要完成大量地勘探钻井。
在现阶段勘探评价作业结束后,一般采取临时弃井模式或永久弃井模式两种弃置模式。其中,临时弃井模式是指:临时中止海上作业,以备再返回本井继续作业的一系列封井及安全处置作业;临时弃井模式具有保留井口,方便后续转为生产井的优点,但是,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定期检查维护,若区块不具备整体开发价值,需进行二次弃置作业,因此,其容易产生高昂的作业成本;永久弃井模式是指:永久放弃海上探井、开发井等井的作业。由于永久弃井作业后,需要进行井口拆除,导致其无法恢复井筒连接,也就是说,其不能转为生产井使用。
为了寻找一种可以重入的永久弃井技术,兼顾永久弃井与转开发井,使得探井弃井的处理方案符合永久弃井标准(若不转为开发井,无需动员钻井船弃置;若转为开发井,可以进行井口回接,顺利开发,以降低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本,实现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既保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又能降低探井弃置成本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的使用方法,以解决兼顾永久弃井与转开发井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的使用方法,带护管隔水导管装置,包括:管体、套装在管体外面的护管、安装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送入公接头及回接公接头;其中,管体上安装有楔块;护管上端面上盖有护管帽;且护管帽内套装有用于送入、回接的打捞耳;母接头与送入公接头之间插入有防转插块;且母接头和回接公接头之间是由锁定环锁定在一起;防转插块的内部设有用以防止防转插块向上移动的楔紧角,该楔紧角的上端连接有一钢丝绳。
进一步,所述护管为筒形结构,护管的上端为喇叭口状;且喇叭口的上端位于泥面处;护管的材质为玻璃钢;该护管是利用螺栓固定在母接头的螺纹孔中。
进一步,所述送入公接头的下端设置有O型圈槽,O型圈槽内设置有O型圈;送入公接头周边设置有数个梯形牙。
进一步,所述母接头上设置有拆卸螺纹孔;在管体下面的母接头设有焊缝;且母接头的上端面上盖有母接头帽;母接头帽上套装打捞柱;该打捞柱是用于送入、回接母接头帽,且打捞柱的竖立柱体的中心设有换气孔,该换气孔使得母接头内外气压一致。
进一步,所述打捞柱的侧面还设置有一突出于竖立柱体的凸台;该打捞柱是垂直套装在母接头帽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所述锁定环为一端开口的C型环,该锁定环的材质为65Mn。
进一步,所述护管帽的形状为┻,中间为一通孔;且护管帽是盖在护管的喇叭口上;该护管帽的材质为玻璃钢。
进一步,所述打捞耳为与护管帽相配的┻形结构,并插入在护管帽的通孔中;该打捞耳竖立柱体上的侧面还设置有一突出于竖立柱体的凸台,且打捞耳的材质为尼龙。
进一步,所述楔紧角的斜度值优选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刚柔印刷电路板及电子组件模块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HVAC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