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进行自动维护的生态环保建筑墙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0468.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曹中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中跃 |
主分类号: | E04H5/08 | 分类号: | E04H5/08;E03B3/02;A01G9/02;A01G27/00;B01D29/01;B01D2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自动 维护 生态 环保 建筑 墙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进行自动维护的生态环保建筑墙体,包括:墙体,所述墙体顶端面呈左右对称状安装有两个接雨机构。本发明通过控制箱与驱动机构的配合,绿植需要浇灌时,通过按动控制箱内左侧按压板,使电磁阀启动开关和电机启动开关同时被按压启动,电机启动后,转轴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使圆角矩形圈在齿条作用下在L型支板上进行左右往复直线滑动,从而使圆角矩形圈左右两根驱动滑杆分别带动两个T型毛刷在两个过滤网上部左右移动,从而使两个过滤网上过滤出的杂物被扫落到两个杂物收纳机构内,从而在清理过滤网时更加省时省力,能够实现自动维护,进而提高了本生态建筑墙体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建筑墙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进行自动维护的生态环保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例如申请号:CN201910457757.6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绿化建筑墙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集雨座,两个所述集雨座之间设有墙体,所述集雨座从下至上呈竖直的依次设有底座、支柱和集雨斗,所述集雨斗的内底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墙体的顶面开设有积水槽,所述墙体的前侧面上开设有绿化腔;该新型绿化建筑墙体通过设有的绿化腔、搁置板和花盆,使得墙体上可以根据需要放置不同的植被,同时其也便于植物的更换,此外,设有的滴灌装置使得绿化腔内花盆内的植物均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其保证了植被的存活率,且滴灌装置采用天然雨水作为灌溉源,经济环保适用,解决了现有的绿化建筑墙体存在缺陷的问题。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所谓“生态墙”,就是用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这种生长着的“墙”叫做“生态墙”。而现有的生态建筑墙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如:1、现有的部分生态建筑墙体虽然能够通过接雨机构来收集雨水对墙体上的绿植进行浇灌,但是由于墙体上的接雨机构通常暴露在外界,使得接雨机构很容易被外界飞落杂物造成堵塞现象,且在清理堵塞的接雨机构时费时费力,不能够自动维护,进而降低了生态建筑墙体的实用性;2、现有的生态建筑墙体上的蓄水机构由于一般安装在墙体上部,使得人们不易及时发现,且当蓄水机构内水量过少时不能够给人们带来警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进行自动维护的生态环保建筑墙体,以解决现有的生态建筑墙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如:1、现有的部分生态建筑墙体虽然能够通过接雨机构来收集雨水对墙体上的绿植进行浇灌,但是由于墙体上的接雨机构通常暴露在外界,使得接雨机构很容易被外界飞落杂物造成堵塞现象,且在清理堵塞的接雨机构时费时费力,不能够自动维护,进而降低了生态建筑墙体的实用性;2、现有的生态建筑墙体上的蓄水机构由于一般安装在墙体上部,使得人们不易及时发现,且当蓄水机构内水量过少时不能够给人们带来警示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可进行自动维护的生态环保建筑墙体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中跃,未经曹中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