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稳定性的便携式马桶座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1090.0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丁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俊荣 |
主分类号: | A47K13/00 | 分类号: | A47K13/00;A47K13/26;A47K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市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稳定性 便携式 马桶 座圈 | ||
本发明涉及强化稳定性的便携式马桶座圈,包括:第一落座体,构成板形,上部配置落座区域,下部配置安装区域,至少具有一个第一折叠部分;第二落座体,构成板形,上部配置落座区域,下部配置安装区域,至少具有一个第二折叠部分;第三落座体,构成板形,上部配置落座区域,下部配置安装区域,至少具有一个第三折叠部分;第一连接体,连接或者分离第一落座体的一端和第二落座体的一端,由柔性材料构成,在下部至少具有一个第一吸附盘;第二连接体,连接或者分离第一落座体的另一端和第三落座体的一端,由柔性材料构成,在下部至少具有一个第二吸附盘;及第三连接体,连接或者分离第二落座体的另一端和第三落座体的另一端,由柔性材料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安装在马桶座的强化稳定性的便携式马桶座圈。
背景技术
近来,在外部利用卫生间(诸如,公共卫生间)时,在马桶,尤其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马桶座残留大量的病原菌,由此增加了担忧,所以从在使用前用手纸擦拭马桶座、使用可进行杀菌处理的清洁剂(Cleaner)到覆盖马桶座的塑料形态的一次性马桶罩,更进一步地设置在马桶座上的可携带形态的折叠式马桶座圈,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其中,对于便携式马桶座圈,有很多产品正在市场上销售,而且开发成与大部分马桶座的形状相对应可覆盖整个马桶座的形状,实际上相比于接触皮肤的落座区域有很多不必要的浪费的区域,而且即使折叠体积也很大,不便于携带,这些问题一直被不断提及。
不仅如此,以往的便携式马桶座圈是按照已设定的规格注塑而成,无法对应各种规格,因此无法设置在特定的马桶,所以存在只可有限使用的问题。
再则,以往的便携式马桶座圈的情况,马桶座圈的上侧皮肤接触面过于硬、滑、冰凉或者持续感到异物感,因此不断提及落座状态不舒服的问题。
据此,为了解决以往的便携式马桶座圈的各种问题,诸如携带不方便、可安装的马桶范围有限、使用上的各种不便等,并且提供新形状的便携式马桶座圈,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222807号的“便携式马桶座圈”提出了如下的便携式马桶座圈:在任何形状或者尺寸的马桶都可轻松安装,改善安装环境的同时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的马桶座圈上侧落座区域可持续保持稳定且舒服的落座状态,并且有效地将尺寸最小化,可提高便携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与在先申请专利相同,不仅基本解决包括以往的便携式马桶座圈的相关现有文献所存在的问题,还进一步地适用了考虑便携式马桶座圈的使用对象的落座姿势及环境而导出的技术特征,进而通过本发明提出可进一步改善稳定的安装及固定能力、舒适的落座状态提供能力、根据使用形态保持折叠及展开状态的能力等的技术。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如下:
第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马桶座圈,便携式马桶座圈展开更加稳定地安装在马桶座上,进而即使使用者在落座状态下活动,也不会轻易从最初安装位置移动,可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
第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便携式马桶座圈:在便携式马桶座圈展开安装在马桶座上之后,在使用者尝试落座的过程或者在落座的状态下活动的过程中防止因为便携式马桶座圈的结构特征导致皮肤被夹伤或者刮伤,进而可持续保持舒适的落座状态。
第三,本发明的其他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便携式马桶座圈:通过便携式马桶座圈的结构特征可更加稳定且有效保持为了安装便携式马桶座圈而展开或者为了携带而折叠的状态。
第四,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便携式马桶座圈:对应于实际公共卫生间的各个不同的马桶规格来安装在马桶座上,进而可轻松对应地安装在任何类型或者尺寸的坐便器。
第五,本发明的其他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便携式马桶座圈:在结构上将不必要的座圈体区域最小化,并且在实现落座体本身的折叠结构及落座体-连接体之间的折叠结构时可有效地将尺寸最小化,进而提高便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俊荣,未经丁俊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