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1111.9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汪驰升;朱武;张文婷;张雪琪;胡忠文;张德津;涂伟;周宝定;张勤;李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芙蓉;孙果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基线 insar 数字 高程 模型 构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同一卫星运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从所述第一轨道的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和第二轨道的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分别获取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
将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配准后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配准后的解缠图;
构建动态数字高程误差解算模型,将所述解缠图输入至所述动态数字高程误差解算模型,得到所述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之间的高程误差;
基于所述高程误差,针对同一三维空间位置的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进行处理,得到高精度三维雷达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同一卫星运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从所述第一轨道的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和第二轨道的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分别获取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之前包括:
卫星利用InSAR技术以所述第一轨道扫描地球并获取所述第一轨道的地球表面雷达影像,并通过同一卫星利用InSAR技术以所述第二轨道扫描地球并获取所述第二轨道的地球表面雷达影像;
将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地球表面雷达影像分别输入至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进行初次滤波处理后合成,分别得到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轨道的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和第二轨道的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分别获取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具体包括:
接收用户触发下载按钮的点击操作,获取所述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的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以及
接收用户触发下载按钮的点击操作,获取所述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平台的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差分处理、去相干处理、滤波处理以及相位解缠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配准后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配准后的解缠图具体包括:
将同一三维空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进行配准处理,得到一初始三维雷达影像;
将所述初始三维雷达影像进行差分处理,得到所述初始三维雷达影像的第一差分干涉图;
将所述第一差分干涉图进行去相干处理,得到第二差分干涉图;
将所述第二差分干涉图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第三差分干涉图;
将所述第三差分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处理,得到所述初始三维雷达影像的解缠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三差分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处理,得到所述初始三维雷达影像的解缠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预设的相干性阈值,并根据所述相干性阈值构建用于筛除低于所述相干性阈值的像素点对应的掩模文件模型;
将所述第三差分干涉图输入至所述掩模文件模型,得到所述初始三维雷达影像的解缠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动态基线的InSAR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同一三维空间位置的所述第一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第二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进行配准处理,得到一初始三维雷达影像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初始三维雷达影像进行重采样处理,得到低分辨率的初始三维雷达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1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