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耐候性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1768.5 | 申请日: | 201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2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C08L75/04;C08L23/16;C08L77/00;C08K3/08;C08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杨桦 |
地址: | 31142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耐候性 光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耐候性光缆,该超高耐候性光缆包括抗侵蚀层和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镍铬合金以及聚酰胺组成,所述外护套中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镍铬合金以及聚酰胺的质量比为10:2~3:5~6;所述抗侵蚀层由三元乙丙橡胶与具有式(1)结构式的化合物组成,所述抗侵蚀层中三元乙丙橡胶与具有式(1)结构式的化合物的质量比10:4~7,其中,式(1)为:式(1)中,m=2~7。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外护套和抗侵蚀层搭配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光缆的耐候性能,使光缆可以被用于苛刻甚至恶劣的环境中。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3月25日,申请号201810248801.8、发明名称“一种超高耐候性光缆”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缆,具体涉及一种超高耐候性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21世纪信息社会的大发展,我们生活各领域的信息流量在不断增大,呈现出大爆炸的发展趋势,这使通信的高速化、大容量成为了可能,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光纤通信的应用己遍及海底通信、长途干线、有线电视、局域网等领域。
光缆作为信息通信领域中最为常见的材料,其耐候性或耐侵蚀性往往决定着光纤信息传输系统的稳定性。但随着工业发展向深海、高原等苛刻环境拓展,已有的光缆往往不能满足工业需要。例如,光缆在严酷的热带海洋环境条件下,常年在湿热、高温和震动甚至是充满盐雾、油雾的恶劣环境中,其护套等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容易老化断裂,致使光纤外露,从而破坏信息传输的稳定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太阳辐射、温度和湿度对光缆的老化影响最大,它们会使外表面的橡胶材料因失去弹性而变硬、变脆。由此可见,耐候性已经成为光缆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就广义的耐候性来说,就是要具有耐紫外线、耐热、耐寒、耐水浸蚀、耐沙蚀及风蚀的性质,同时还要兼备耐臭氧等性能。
因此,如何通过提高光缆的抗侵蚀性进而提高光缆的耐候性是信息通信行业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耐候性光缆,通过提高光缆的抗侵蚀性进而提高了耐候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超高耐候性光缆,包括抗侵蚀层和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镍铬合金以及聚酰胺组成,所述外护套中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镍铬合金以及聚酰胺的质量比为10:2~3:5~6;所述抗侵蚀层由三元乙丙橡胶与具有式(1)结构式的化合物组成,所述抗侵蚀层中三元乙丙橡胶与具有式(1)结构式的化合物的质量比10:4~7,其中,式(1)为:
式(1)中,m=2~7。
优选地,还包括阻燃层,所述阻燃层为105℃辐照交联阻燃聚乙烯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由益效果:
(1)通过合理设计外护套的组分及各组分配比,可以显著提高光缆在海水浸泡后抗张强度,进而使得光缆的耐候性得到显著提高,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聚酰胺具有非常有效的封孔作用,对提高光缆的耐候性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2)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抗侵蚀层的组分及其配比,尤其是引入了化合物(1),可以显著降低光缆在海水浸泡后重量增量,使腐蚀进度得到有效抑制,进而使得光缆的耐候性得到显著提高。
(4)本发明的光缆中外护套和抗侵蚀层搭配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光缆的耐候性能,使光缆可以被用于苛刻甚至恶劣的环境中,拓展了光缆应用环境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缆在海水浸泡实验后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