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低表面裂纹率的高强含磷耐候异型铸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1833.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卜向东;涛雅;卢雄慧;宋振东;冯岩青;周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1C5/28;C21C7/06;C21C7/064;C21C7/10;B22D11/22;B22D11/20;B22D11/111;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全成哲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表面 裂纹 高强 含磷耐候 异型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表面裂纹率的高强含磷耐候异型铸坯的制备方法,其根据钢水成分特性,合理控制转炉工艺、精炼工艺、VD真空处理工艺、异型坯连铸工艺,有效控制了异型坯连铸过程中漏钢及铸坯表面裂纹率偏高的问题,提高了高强耐候含磷异型坯合格率,铸坯表面裂纹率控制在3%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和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表面裂纹率的高强含磷耐候异型铸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耐候钢在国外已趋于成熟和完善,从钢种开发到应用及设计施工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规定,而我国耐候钢研发起步较晚。耐候钢中普遍含有铬、铜、镍等元素,坯壳易与结晶器铜板发生粘连,从而发生粘结漏钢,同时,耐候钢中C多处于亚包晶反应区,并含有Nb及较高的P,高温塑性较差,表面裂纹敏感性较强,由于异型坯断面的特殊性,导致高强含磷耐候钢浇铸的难度增大,包钢通过不断的摸索及炼钢工艺优化,高强含磷耐候异型坯表面裂纹率逐渐降低,成功开发出具有低表面裂纹率的高强含磷耐候异型铸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低表面裂纹率的高强含磷耐候异型铸坯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低表面裂纹率的高强含磷耐候异型铸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冶炼工艺:转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处理、异型坯连铸、铸坯堆垛缓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炉冶炼的过程中,控制转炉终点总供氧时间小于15min,总氧含量累计低于4000m3,保证一次拉成,终点C>0.03%,终点温度大于1620℃,控制转炉下渣量小于50mm,转炉出钢过程采用铝铁脱氧;
所述LF精炼的过程中,依据转炉钢水成分及温度,进行脱硫、成分微调及升温,精炼后期加入铌铁、磷铁,保证钢水成分满足内控要求;LF精炼加热时间低于40min,采用硅钙钡无铝脱氧造白渣,LF离位温度控制在1680-1690℃;
所述VD真空处理的过程中,深真空时间≥15min,深真空度目标<0.1KPa,破空后弱搅拌时间≥15min,喂入硅钙线100m,软吹时间≥15min,VD后温度控制在1595-1605℃;
所述异型坯连铸的过程中,全程采用保护浇注,大包与长水口连接处吹氩控制,下水口用石棉碗控制,水口插入深度为75-85mm,二冷方式采用弱冷,二次冷却比水量为0.75-0.85L/kg,过热度≤35℃,保护渣熔点:1237℃,密度:0.85-0.95g/ml,粘度:7.90Poise,采用恒拉速操作,铸机拉速控制在0.7-1.1m/min;1架拉矫机上引锭压力为150-160bar,2-6架拉矫机上引锭压力为60-70bar;铸坯堆垛缓冷48h以上。
进一步的,连铸坯断面尺寸为350×290×100mm、555×440×105mm、730×370×90mm、1024×390×120mm。
进一步的,对高强含磷耐候钢异型连铸坯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对内部质量进行热酸低倍检验。
进一步的,制备的所述低表面裂纹率的高强含磷耐候异型铸坯的表面裂纹率在3%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异型铸坯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铸坯裂纹率控制在3%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低表面裂纹率的高强含磷耐候异型铸坯的冶炼工艺为:转炉冶炼、LF精炼、VD真空处理、异型坯连铸、铸坯堆垛缓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