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2566.2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仲伟秋;李林涛;闫美美;康尚伟;张文轩;程超杰;刘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8 | 分类号: | C04B28/08;C04B111/7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宁文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分散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P·S32.5水泥:13.26%-14.11%,粉煤灰:3.04%-3.32%,湖砂:23.87%-25.35%,天然岩石:49.70%-51.47%,塑料粉:0.67%-0.94%,絮凝剂:0.36%-0.38%,引气剂:0.61%-0.70%,防冻剂:0.48%-0.53%,余量为水,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引气剂为三萜皂甙;所述防冻剂为FR-F1防冻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40~45μm;所述塑料粉粒径为280~350μm;所述湖砂的粒径为0.25~0.5mm;所述天然岩石的粒径为:5~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P·S32.5水泥:13.26%,粉煤灰:3.04%,湖砂:23.87%,天然岩石:49.70%,塑料粉:0.67%,絮凝剂:0.36%,引气剂:0.61%,防冻剂:0.48%,余量为水,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P·S32.5水泥:14.11%,粉煤灰:3.32%,湖砂:25.35%,天然岩石:51.47%,塑料粉:0.94%,絮凝剂:0.38%,引气剂:0.70%,防冻剂:0.53%,余量为水,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由以下组分组成:P·S32.5水泥:14%,粉煤灰:3.3%,湖砂:25%,天然岩石:50%,塑料粉:0.80%,絮凝剂:0.37%,引气剂:0.66%,防冻剂:0.50%,余量为水,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按配方称取各组分量;
步骤2、将步骤1中称取的天然岩石、湖砂、P·S32.5水泥以及2/3的水混合并搅拌30~60s,得到混合物a;
步骤3、将步骤1中称取的粉煤灰、塑料粉混合并搅拌30~60s,得到混合物b;
步骤4、将步骤1中称取的引气剂、絮凝剂、防冻剂加入混合物b中混合并搅拌30~60s,得到混合物c;
步骤5、将剩余水的1/2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c中搅拌1~2min,得到混合物d;
步骤6、将步骤5中得到混合物d以及剩余的水加入混合物a中搅拌40~60s,得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引气剂为三萜皂甙;所述防冻剂为FR-F1防冻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的粒径为40~45μm;所述天然岩石的粒径为5~30mm;所述塑料粉粒径为280~350μm;所述湖砂的粒径为0.25~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5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