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柱固定架及使用该极柱固定架的充气式开关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2836.X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5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蒋成博;王红庆;王海燕;朱彦卿;徐铭辉;李伟令;王东东;朱志豪;祁海洋;耿晓璐;潘明;马明乐;朱启媛;费翔;唐猛;朱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13/035 | 分类号: | H02B13/03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使用 充气式 开关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柱固定架及使用该极柱固定架的充气式开关柜。极柱固定架,包括:横撑,沿前后方向延伸,用于支撑并固定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固封极柱;开关轴支座,连接于所述横撑的下侧,开关轴支座上设有开关轴安装孔,开关轴安装孔供开关轴穿装,以使开关轴转动装配在开关轴支座上。通过将固封极柱固定支撑在极柱固定架的横撑上,并将开关轴转动装配在横撑下侧的开关轴支座上,这样开关轴、固封极柱以及极柱固定架形成一个整体,使开关轴的转动较为流畅,进而使固封极柱分合闸时的机械特性较为稳定,保证开关柜的性能;而且在生产开关柜时,可以将固封极柱与开关轴整体进行调试,调试完毕后放入气箱,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柱固定架及使用该极柱固定架的充气式开关柜。
背景技术
充气式开关柜以SF6、N2、CO2、压缩空气等作为绝缘介质,将主开关和一次主导电回路密封在不锈钢焊接气箱内。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45293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充气式开关柜,该开关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气箱,气箱内设有断路器固封极柱和三工位隔离开关,断路器固封极柱包括绝缘固封壳体,绝缘固封壳体中固设有灭弧室,灭弧室具有动端出线座和静端出线座,三工位隔离开关包括隔离动触头和三工位传动绝缘轴,隔离动触头由三工位传动绝缘轴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在绝缘固封壳体内作直线运动,以实现三工位隔离开关的导通、隔离以及接地;气箱内还设有断路器动端大轴,断路器动端大轴带动拐臂实现断路器固封极柱的分合闸。
现有技术中,气箱内的断路器动端大轴转动装配在气箱侧板上,断路器固封极柱安装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安装在气箱侧板上,断路器动端大轴通过拐臂与断路器固封极柱的绝缘拉杆传动连接。由于断路器动端大轴的安装位置与断路器固封极柱的安装位置分别处于不同部件上,在断路器动端大轴的输出力较大时,断路器动端大轴容易通过绝缘拉杆带动固封极柱发生偏移和形变,进而导致断路器固封极柱分合闸时的机械特性不稳定,影响开关柜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柱固定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动端大轴的输出力较大时,断路器固封极柱容易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断路器固封极柱分合闸时的机械特性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开关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动端大轴的输出力较大时,断路器固封极柱容易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断路器固封极柱分合闸时的机械特性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极柱固定架的技术方案是:
极柱固定架,包括:
横撑,沿前后方向延伸,用于支撑并固定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固封极柱;
开关轴支座,连接于所述横撑的下侧,开关轴支座上设有开关轴安装孔,开关轴安装孔供开关轴穿装,以使开关轴转动装配在开关轴支座上。
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固封极柱固定支撑在极柱固定架的横撑上,并将开关轴转动装配在横撑下侧的开关轴支座上,这样开关轴、固封极柱以及极柱固定架形成一个整体,使开关轴的转动较为流畅,进而使固封极柱分合闸时的机械特性较为稳定,保证开关柜的性能;而且在生产开关柜时,可以将固封极柱与开关轴整体进行调试,调试完毕后放入气箱,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轴支座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开关轴支座位置可调的固定在横撑上,以使各开关轴支座上的开关轴安装孔同轴。
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至少一个开关轴支座位置可调的固定在横撑上,以使各开关轴支座上的开关轴安装孔同轴,使开关轴的转动更加流畅。
进一步的,所述横撑上设有支座连接块,支座连接块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孔,开关轴支座上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螺栓穿孔,开关轴支座设置在支座连接块的前后方向的一侧,连接孔和螺栓穿孔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螺栓调整空间,开关轴支座通过穿过连接孔和螺栓穿孔的螺栓位置可调的固定在所述支座连接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