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清洁生产用防尘空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2849.7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全;崔永锋;杨丽玉;陈尊兴;聂健;张支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航融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余宏鹏 |
地址: | 350213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清洁 生产 防尘 空压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清洁生产用防尘空压机,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的空压机本体,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侧壁上方开设有吸气口,所述除尘箱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除尘箱内分为第一除尘室和第二除尘室,所述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Z型板,所述空压机本体通过吸气管与第二除尘室内壁下方连通。本发明通过雾化喷头处喷出的水雾可以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降尘处理,减少空气中的含尘量,通过第一往复丝杠转动使得滑块带动套筒来回移动,进而使得活动杆带动清理板在滤网表面来回移动,对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滤网上的灰尘积聚较多影响空压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清洁生产用防尘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空压机提供加到的气体用于生产。
由于混凝土生产时的恶劣环境,使得空压机在使用时会将空气中的大量灰尘吸入其内部,尽管现有的空压机在吸气端安装了对灰尘的过滤装置,但是过滤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会凝结较多的灰尘,使得空压机的工作效率降低,并且过滤装置都是通过螺栓等装置直接与空压机固定连接,使得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时操作不便,过程繁琐。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清洁生产用防尘空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清洁生产用防尘空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清洁生产用防尘空压机,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的空压机本体,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除尘箱,所述除尘箱侧壁上方开设有吸气口,所述除尘箱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除尘箱内分为第一除尘室和第二除尘室,所述隔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Z型板,所述空压机本体通过吸气管与第二除尘室内壁下方连通,所述除尘箱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空板,所述中空板下端均布连接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第一除尘室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上端与Z型板下端连通,所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相对侧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环,所述第三圆环侧壁均布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除尘箱侧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上安装有驱动第三圆环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圆环下端通过排尘管与底座下端连通,所述第一除尘室内安装有对第三圆环内的灰尘进行排出的排出装置,所述第一除尘室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箱,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塞筒,所述滑塞筒内安装有将集水箱内的水泵入到中空板内的泵水装置,所述第二除尘室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滤网,所述第二除尘室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往复丝杠,所述第一往复丝杠上安装有对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圆环侧壁的环形齿条,所述双轴电机一端贯穿除尘箱侧壁并固定连接有与环形齿条啮合的齿轮。
优选地,所述排出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除尘室内壁的第二往复丝杠,且所述第二往复丝杠轴心与第一圆环轴心重合,所述第二往复丝杠侧壁螺纹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侧壁通过横杆均布固定连接有多个刮齿,所述双轴电机上安装有驱动第二往复丝杠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一端的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往复丝杠一端贯穿除尘箱侧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一从动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泵水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滑塞筒内壁的滑塞,所述滑塞筒侧壁通过单向吸水管与集水箱下端连通,所述滑塞筒侧壁通过单向出水管与中空板上端连通,所述滑塞上端转动连接有竖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航融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航融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8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