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防汛排水预警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排水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3001.6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江;钱程;张志江;王辉;夏时哲;沈罡;林一驰;郑隽杰;许晓峰;霍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H04N7/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欧阳俊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防汛 排水 预警 装置 采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防汛排水预警装置,包括主控器、数据接收器、通讯器、存储器、水位传感器和水泵,数据接收器、通讯器、存储器和水泵分别与主控器相连接;水位传感器与数据接收器相连接,通讯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远程控制终端。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装置的排水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水位值小于基准水位值,主控器控制水泵停止排水;测量水位值大于或等于基准水位值且小于第一水位值,主控器发送给水泵指令不变;测量水位值到达第一水位值,主控器控制水泵启动排水;测量水位值到达第二水位值,主控器向远程控制终端发出预警。该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防汛排水预警方法可以及时对汛情做出反应也可以对汛情进行监测和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防汛排水预警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排水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中发电厂或变电站的防汛方式大多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防汛,采用沙袋、挡板、潜水泵等简单的防汛设备,在气象部门预报可能发生汛情时,工作人员提前放置好沙袋、挡板,阻挡雨水流入如变电所或配电室等重要房间,并在发生汛情时值班观察集水井内的积水,在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使用潜水泵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排出。采用传统人工防汛方式不仅费时耗力,在无人值守的地方还不能对汛情及时做出反应,有可能造成雨水淹没重要设备或集水井内积水倒灌进电缆沟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防汛排水预警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排水预警方法,能够解决发生汛情反应不及时和无法对汛情发出预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智能防汛排水预警装置,包括主控器、数据接收器、通讯器、存储器、水位传感器和水泵,所述数据接收器、通讯器、存储器和水泵分别与所述主控器相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数据接收器相连接,所述通讯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远程控制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防汛排水预警装置可以通过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高度,并根据水位高度控制水泵启停,可以自动展开防汛排水工作,及时对汛情做出反应;通过通讯器连接有远程控制终端,可以对汛情进行预警,并可以在远程控制终端对汛情实时监测和对防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优选的,还包括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数据接收器相连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采集汛情图像,发送到远程控制终端供工作人员判断汛情大小。
优选的,还包括可移动的设备箱,所述水泵固定安装于所述设备箱内,所述主控器、数据接收器、通讯器、存储器集成一体安装于所述设备箱内。设置可移动的设备箱便于布置装置位置和维护检修。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该装置的排水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主控器中预先设定基准水位值、第一水位值和第二水位置,所述基准水位值小于所述第一水位值,所述第一水位值小于所述第二水位值;
S200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位高度获得测量水位值,图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水位图像,水位传感器将测量水位值实时传输到数据接收器,图像采集设备将水位图像实时传输到数据接收器,数据接收器再将测量水位值和水位图像实时传输到主控器;
S300主控器实时将测量水位值分别与基准水位值、第一水位值和第二水位值相比较;
S400根据比较结果,主控器做出相应指令,分别如下:
S410若测量水位值小于基准水位值,则主控器向水泵发送关停指令,水泵停止排水;
S420若测量水位值大于或等于基准水位值且测量水位值小于第一水位值,则主控器维持向水泵发送的指令不变;
S430若测量水位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水位值,则主控器向水泵发送启动指令,水泵开始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