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3336.8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4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妍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1;H01M4/1391;H01M4/36;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解敬文;施艳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所述正极包括位于集流体两侧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包括位于集流体表面的导电层,位于导电层上的中间层,以及位于中间层上的钝化层,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以及占该第一活性物质30质量%以上导电剂,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和第三活性物质;所述钝化层包括第三活性物质以及占该第三活性物质10质量%以上的无机氧化物,所述第一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a,所述第二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b,所述第三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c,其中a,b,c满足:b=c+r*(a-c);其中r为0.58-0.65之间,a为2.1-2.3微米,c为0.6-0.8微米;在所述中间层中,其中质量百分含量,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第三活性物质分别为x,y,z,其中x,y,z满足:x+y+z=1,y=(1-r)*(x+z);x为35%-4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向溶剂中依次加入粘结剂和导电剂搅拌均匀,得到导电剂浆料;
2)向溶剂中依次加入粘结剂搅拌均匀,加入无机氧化物颗粒,搅拌均匀,得到无机氧化物浆料;
3)向溶剂中依次加入粘结剂搅拌均匀,加入第一活性物质,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活性物质浆料;
4)向溶剂中依次加入粘结剂搅拌均匀,加入第二活性物质,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活性物质浆料;
5)向溶剂中依次加入粘结剂搅拌均匀,加入第三活性物质,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活性物质浆料;
6)按照导电层的配比,将导电剂浆料加入到第一活性物质浆料中,搅拌均匀,得到导电层浆料;
7)按照中间层的配比,依次将第二活性物质浆料和第三活性物质浆料加入到第一活性物质浆料中,再加入导电剂浆料,搅拌均匀,得到中间层浆料;
8)按照钝化层的配比,将无机氧化物浆料加入到第三活性物质浆料中,再加入导电剂浆料,搅拌均匀,得到钝化层浆料;
9)依次将导电层浆料,中间层浆料和钝化层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并干燥,得到所述正极。
2.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导电层浆料中各组分的比例为,导电剂:第一活性物质:粘结剂=30-40:100:3-5。
3.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中间层浆料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活性物质总量:导电剂:粘结剂=100:3-5:3-5。
4.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钝化层浆料中各组分的比例为:第一活性物质:无机氧化物:导电剂:粘结剂=100:10-20:3-5:3-5。
5.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各层厚度比例,导电层:中间层:钝化层=15-20:100:10-15。
6.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2.2微米,所述第二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1.6微米,所述第三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0.7微米。
7.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在所述中间层中,其中质量百分含量,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第三活性物质分别为36%,27.5%,36.5%。
8.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活性物质为钴酸锂或改性钴酸锂,第二活性物质为锰酸锂或改性锰酸锂,第三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或改性磷酸铁锂,所述无机氧化物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
9.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其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妍,未经金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3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紧急制动识别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垂直导线的接地线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