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3352.7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浙;章叶帅;黄立锋;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叶片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包括设置有出风口的出风口壳体、以及旋转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上的内叶片;所述内叶片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拨钮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拨钮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内叶片驱动连接;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出风口侧设置拨钮旋转安装轴;所述拨钮旋转安装在所述拨钮旋转安装轴上。本发明将拨钮的操作方式由平移改成了旋转,减小拨钮体积的同时也减少了其运动过程中所需的空间,增加了拨钮的操作行程,保证了内叶片的吹风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风口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进入了人们的家庭,汽车空调作为汽车部件能够改善车内温度,提升驾车乘车体验,而出风口外叶片结构作为汽车空调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其能够改变出风方向。
汽车出风口分常规出风口和桶状出风口,其中出风口内叶片通过拨钮平移来驱动;具体的,拨钮可移动的安装于外叶片上,拨钮一侧安装有拨叉,拔叉作用于内叶片;平移拨钮带动拨叉来驱动内叶片转动。
现有结构中,操作拨钮所需的空间比较大,当操作拨钮所需的空间不足以满足其驱动行程时,会导致内叶片旋转角度偏小或不足,影响内叶片的吹风角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其将拨钮的操作方式由平移改成了旋转,减小拨钮体积的同时也减少了其运动过程中所需的空间,增加了拨钮的操作行程,保证了内叶片的吹风角度。
本文所述的A与B驱动连接表示,A在运动的过程中驱动B随之一起运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包括设置有出风口的出风口壳体、以及旋转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上的内叶片;所述内叶片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拨钮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拨钮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内叶片驱动连接;所述出风口壳体的出风口侧设置拨钮旋转安装轴;所述拨钮旋转安装在所述拨钮旋转安装轴上。
所述内叶片位于出风口壳体的内侧,无法直接操作内叶片的转动,故设置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来实现内叶片的转动。
所述拨钮旋转安装于出风口侧,具体的,所述拨钮可以旋转安装于设置在出风口壳体出风口侧的外叶片上,或者可以旋转安装于出风口壳体出风口侧的内壁上。
使用时,只需转动所述拨钮,由于拨钮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件,故驱动件随之运动,驱动所述内叶片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拨钮的操作方式由平移改成了旋转,其减小拨钮体积的同时也减少了其运动过程中所需的空间,增加了拨钮的操作行程,保证了内叶片的吹风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叶片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内叶片转轴的一侧并靠近所述驱动件;
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连接件驱动所述内叶片;由于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内叶片转轴的一侧,故只要作用于连接件,所述内叶片受力不平衡,就可以转动所述内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包括旋转安装于所述风口壳体内的曲柄,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曲柄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叶片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曲柄与所述内叶片驱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曲柄位于所述内叶片与驱动件之间,所述曲柄的旋转点位于其两端之间。
由于内叶片位于出风口壳体的内侧,距离出风口侧较远,若只是通过驱动件来连接所述内叶片的连接件,会导致驱动件设置较长,其转动需要的空间增大;故通过设置所述曲柄来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内叶片的连接件;所述曲柄同样为转动设置,将拨钮驱动内叶片结构中的一次转动转化为两次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