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香菇发酵培养转化木质素为酚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3456.8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清;殷丽君;吴非霏;葛鑫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8 | 分类号: | C12N1/38;C12N1/14;C12P7/42;C12P7/2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香菇 发酵 培养 转化 木质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香菇发酵培养转化木质素为酚酸的方法。以木质素为外源添加剂,制备含有一定浓度木质素的改良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接种香菇菌丝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香菇菌丝体,从收集的香菇菌丝体中提取获得酚酸类物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通过添加适当浓度的木质素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及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香菇发酵培养转化木质素为酚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芳香族化合物,是由三种苯基丙烷单体即松柏醇、芥子醇和香豆醇通过芳基醚和烷基键连接而成的高支化聚合物。根据木质素结构,木质素解聚过程中得到衍生物一般为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原儿茶酸、香草醛、对香豆酸、阿魏酸、没食子酸等。酚酸类化合物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用生物法降解木质素可减轻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目前,利用木质素降解真菌生产酚酸类化合物的生物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有技术中利用木质素生产酚类化合物多采用化学转化方法,利用催化剂等通过液化、热解、氧化和还原等方法将木质素解聚成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但这种方法易产生大量废液、废渣和废气,污染环境,而生物转化方法相对来说对环境更加友好。
香菇(Lentinusedodes)又名香蕈、香菌等,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是世界名贵的食用菌兼药菌之一。香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含有多糖、多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膳食纤维等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氧化等重要的保健作用。与香菇子实体相比,菌丝体具有发酵步骤简单、生长速度快、容易控制等明显的优点。香菇是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典型白腐真菌,通常生长在木屑或原木上,通过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而生长。半纤维素是香菇菌丝生长的首选碳源,目前研究表明添加木质素可提高半纤维素酶活性,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在香菇培养基中的混合可以促进半纤维素的生物降解,从而加速碳源的同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香菇发酵培养转化木质素为酚酸的方法。在以半纤维素作为碳源的改良培养基中添加木质素,采用该方法可实现通过添加适当浓度的木质素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及酚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和医药等领域,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生物利用木质素工业途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香菇发酵培养转化木质素为酚酸的方法,以木质素为外源添加剂,以半纤维素作为碳源,制备含有一定浓度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改良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接种香菇菌丝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香菇菌丝体,从收集的香菇菌丝体中提取获得酚酸类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改良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木质素浓度为:0.05%-0.2%,浓度单位为g/mL。
进一步地,所述改良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木质素浓度为:0.1%,浓度单位为g/mL。
进一步地,所述改良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包括:2%半纤维素、0.05%至0.2%木质素、20%马铃薯、2%葡萄糖;浓度单位均为g/mL。
进一步地,改良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取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木质素0.5-2g,半纤维素20g,去离子水;
将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去离子水中,煮沸一定时间后(如20-30min),多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加入葡萄糖、木质素、半纤维素完全溶解,调节pH至6.0,于126℃、0.15MPa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30min,获得所述改良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培养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