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3766.X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辰宇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3/02 | 分类号: | F02P3/02;H01F38/1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施冬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喷 摩托车 电感 点火 线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包括磁芯、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次级线圈外侧设有外壳,磁芯呈“U”字形设置,且连接有闭合条,磁芯与闭合条构成“口”字形结构的闭环,磁芯包括内置部和外置部,外置部的端部和内置部的端部均设有第一凸块,闭合条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侧设有第二凸块,第一凸块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通过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榫卯连接,且第二凸块与第二凹槽榫卯连接,使得每一片硅钢片都能紧密贴合,且磁芯与闭合条一一对应,形成闭环结构,提高转换效率,防止漏磁,点火能量释放更集中并可以产生更高的电压及电流,外形美观、结构紧凑,并且安装工艺简单,更适合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常规的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磁芯一般为单根棒形结构,这种结构为开磁路结构,磁能存储后漏磁厉害,并在突变释放时受地球磁场严重干扰,涡流损失较多,导致转换效率低下。
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与摩托车电容式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完全不相同,摩托车电容式点火线圈是把由摩托车点火器输出的脉冲交流电压(200V-250V)转换为高压电(2万伏-3万伏),在转换过程中铁芯不存储磁能,只是简单在同一周期内产生感应高压电,此种模式为低压交流电转换高压交流电,而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的工作模式是在第一个周期内由初级线圈受ECU(电喷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控制对负极导通,使得12V直流电产生磁场能并存储在中间的铁芯内,并在第二个周期内由ECU给出控制信号,使存储在铁芯内的磁能产生突变并释放出来,进而使得次级线圈产生感应高压4万伏左右输出,此种模式为低压直流电转换为高压交流电,这种工作模式对铁芯的闭合要求更高,连接接口处要求叠合的每一片都能完全接触,绝不允许留有气隙。
专利号为(201120141899.0)的专利中是电容式点火线圈所采用的口字型结构采用在原有棒形铁芯上利用铆钉将另外的半环形铁芯铆接到棒形两端只能做到上下两片硅钢片可靠接触而其余数片无法做到紧接触而留下了较大空隙,如果电感式点火线圈也采用此结构将会导致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充电时间较长,点火能量释放不集中,不能产生更高的电压及电流,易产生高温,消耗电能较高并使得摩托车电池产生严重亏电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结构紧凑,能有效防止漏磁,转换效率更高,且能产生更高的电压及电流的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喷型摩托车电感式点火线圈,包括磁芯、围绕在磁芯上的初级线圈以及设置于初级线圈外侧的次级线圈,次级线圈外侧设有外壳,磁芯呈“U”字形设置,且其开口端连接有闭合条,并与闭合条构成“口”字形结构的闭环,磁芯包括内置部和设置于外壳一侧的外置部,外置部的端部和内置部的端部均设有第一凸块,闭合条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侧设有第二凸块,第一凸块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通过榫卯连接,第二凸块与第二凹槽通过榫卯连接。
作为优选,闭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其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设置于外置部上。
作为优选,闭环的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压片、支撑片和固定片,压片、支撑片和固定片依次连接形成“Z”形结构,压片设置于闭环的顶部,且其下侧设有固定销,固定销穿过第一安装孔,且其端部连接有固定头,固定片上设有第三安装孔。
作为优选,压片远离支撑片的一侧设有夹紧片,夹紧片和支撑片均与闭环抵接。
作为优选,磁芯和闭合条均由十层以上的硅钢片叠合而成,相邻两层硅钢片相互无间隙贴合连接。
作为优选,每层硅钢片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另一侧设置有对应凸起部的凹陷部,相邻两层硅钢片通过凸起部和凹陷部相互铆接叠合,磁芯的凸起部方向与闭合条的凸起部呈相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辰宇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辰宇电子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式传动滚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老年康复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