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3851.6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4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动力电池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组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板,所述散热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环,所述电机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圆块。该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通过设置电池主体外部的散热环和顶部盖板内部和顶部的散热顶网,达到便也充分散热的目的,通过设置外部环相离侧的弹簧箱,活动连接固定插杆,来固定外部环和受插固定块,达到固定外部环和电池主体的目的,通过设置固定插杆相离侧的弹簧活动杆和手拉块,通过弹簧的配合,达到装置的连接便于固定连接的且连接稳定的目的,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人们对事物发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动力电池组件如中国专利CN 206673060U所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这类装置安装连接不便,且降温装置通风不便,导致人们在使用时降温效率较低,不能保证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故而提出了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具备安装连接便捷,能保证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等优点,解决了降温效率较低,不能保证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安装连接便捷,能保证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动力电池组件,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板,所述散热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环,所述电机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圆块,所述电机圆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连接有转动固定杆,所述转动固定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散热转动扇,所述散热箱内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散热板,所述散热箱内腔的顶壁固定连接有出气散热板,所述出气散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形插杆,所述方形插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散热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滑动固定环,所述插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环,所述电池主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贯穿散热环并与外部环活动连接的散热环固定块,所述外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顶网,所述顶部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散热顶网固定连接的散热顶板,所述电池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受插固定块,所述外部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箱,所述弹簧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贯穿外部环并延伸至受插固定块内部的固定插杆,所述弹簧箱的内部且位于两个弹簧箱的相离侧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弹簧箱并延伸至弹簧箱外部的弹簧活动杆,两个所述弹簧活动杆的相离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拉块,所述弹簧活动杆的外部且位于弹簧箱和固定插杆之间活动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散热箱为圆环状,且散热箱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固定孔,散热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过气孔。
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环为圆环状,且电机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直径与电机圆块外径相等的电机固定孔,且电机固定环的顶部开设有分布均匀且大小与密度与第二进气散热板和出气散热板密度相等的通气孔,且电机固定环与散热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圆板由圆柱块和底部的防滑垫组成,且防滑垫的底部开设有分布均匀的防滑颗粒,且连接圆板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四个螺丝连接孔,且连接圆板与支撑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固定杆由中间的电机转杆和外部数量为两个的扇叶连接杆组成,且电机转杆与扇叶连接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未经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坛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