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葡萄糖比色法检测的钒酸锌微球的水热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3897.8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波;杨贵增;齐嘉媛;翁雪花;叶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C01G3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修斯文;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葡萄糖 比色 检测 钒酸锌微球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葡萄糖比色法检测的Zn3V3O8微球的水热合成方法,其是分别以Zn(CH3COO)2·2H2O和Na3VO4·12H2O为锌源、钒源,通过添加CTAB、甘氨酸、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碳酸铵调节pH值,经高温水热反应得到微球状Zn3V3O8。本发明所得微球状Zn3V3O8具有分散性好、催化性高、稳定性佳等优点,并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可用于葡萄糖的可视化比色法检测,对葡萄糖的检出限高达9.33×10‑7 M,且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比色法检测葡萄糖模拟酶的Zn3V3O8微球的水热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酶催化的高效性和专一性使其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与疾病治疗,然而天然酶大多数为超分子结构的蛋白质,导致天然酶自身的成本高、稳定性低、难以保存,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然酶的应用与发展。模拟酶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催化剂,不仅弥补了天然酶的劣势,而且在保持天然酶专一性的同时,还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因此,通过研究天然酶的结构及活性中心,设计具有相似活性的人工模拟酶,成为了研究人员的努力方向。近年来,纳米材料已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其自身由于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化中心多,而成为了天然酶的候选者。
目前,已经发现的模拟酶种类达上百种,如碳基、铁基化合物、贵金属基等纳米材料。这些纳米材料克服了天然酶价格高、不易保存等缺点,已经被成功应用在了医疗诊断、食品检测、免疫分析等方面。其中,钒基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得到研究者们广泛的重视,然而其应用大多局限于光电领域,在生化分析领域的应用较少。Zn3V3O8作为众多钒酸盐中的一种,迄今主要的合成手段为,先合成前驱体,再经过高温煅烧得到Zn3V3O8纳米颗粒,其存在工艺流程复杂、反应温度过高、毒性大等问题。因此寻找新的、便捷的方法来合成Zn3V3O8,有助于开拓其新的应用领域。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根据IDF(The InternationalDiabetes Federation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达4.2亿左右。糖尿病会伴随着患者终身,目前尚无法彻底根治,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血糖定期检测,以方便医生对患者的起居、饮食及医药提供指导。然而,目前商业化的血糖检测仪操作复杂,且具有一定误差。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时效短等优点,受到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模拟酶已经应用于各种生化物质的比色检测。因此,发展方便、高灵敏度的比色法葡萄糖检测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制备Zn3V3O8微球存在的合成方法复杂、需要经高温煅烧等缺点,提供一种水热合成Zn3V3O8微球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Zn3V3O8微球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并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够实现葡萄糖的可视化比色法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热法合成Zn3V3O8微球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3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