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陡峭斜坡地形条件下的拱桥转体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4057.3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牟廷敏;卢冠楠;李畅;田波;谭邦明;陈松洲;梁健;王阅章;范碧琨;李鸣;王戈;康玲;孙才志;郑旭峰;刘振宇;赵艺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范文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峭 斜坡 地形 条件下 拱桥 转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陡峭斜坡地形条件下的拱桥转体施工方法。本方法因地制宜地利用地形条件,将拱肋的拼装转移到地面,并进行单肋转体合龙,避免在设计安装位置进行空中拼装,减少高空作业,降低施工风险,提升节段拼装定位精度和施工质量,单肋转体能够降低拼装支架的高度,减小转体施工的结构重量,节省施工用材,同时能够避免大量山体开挖和生态破坏,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缩短施工周期,最大程度降低地形地势对工程的限制,经济性好,在复杂山区陡峭斜坡地形中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陡峭斜坡地形条件下的拱桥转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网逐渐延伸到中西部地区,复杂艰险山区跨越深山峡谷的桥梁工程越来越多,拱桥是最适合修建的桥型。但由于地形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和施工费用剧增,给施工带来巨大的挑战。
目前山区中大跨度拱桥修建,一般可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法或转体施工法。在复杂山区的陡峭斜坡地形条件下,拱座设于斜坡上,纵桥向和横桥向均为较大坡度的斜坡,对于斜拉扣挂法,扣挂体系的锚固系统和吊装平台难以设置,同时高空作业时间长,受长期峡谷风荷载作用影响较大,难以保证施工质量。转体施工法经过近40年来的发展,相继发明了平转法、竖转法、平转+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平转法是在偏离桥轴线的某个角度按照设计线形形成半拱后,采取平面转体将结构转动到设计桥轴线合龙,竖转法是在桥轴线位置采取低矮支架拼装拱肋完成后,采取竖转将其竖转到设计高程合龙,平转+竖转法是结合平转和竖转两者特点的方法,但受到陡峭山体和沟谷的限制,采用上述三种转体方法的转盘布置和转动空间势必需要大量的开挖山体,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开挖边坡存在较大潜在危险,施工难度很大,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也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陡峭斜坡地形条件下的拱桥施工存在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大、施工周期长、山体开挖量大、施工成本高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陡峭斜坡地形条件下的拱桥转体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陡峭斜坡地形条件下的拱桥转体施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根据设计,在每个拱肋的对应位置分别开挖基坑并施工下转盘、平转机构和上转盘,并分别搭设对应的拱肋拼装支架;
b、在所述上转盘对应安装竖转铰、扣塔和竖转索,并分别在对应的所述竖转铰和拱肋拼装支架上拼装所述拱肋;
c、将所述拱肋转体施工至设计位置并与对岸相对的所述拱肋合龙,其中,对靠山侧的所述拱肋的转体施工包含脱架、竖转提升至预定位置、向靠山侧平转至设计轴线位置以及竖转下放至设计高程;对山外侧的所述拱肋的转体施工包含脱架、竖转提升至设计高程以及向山外侧平转至设计轴线位置;
d、将所述下转盘和上转盘封固形成拱座,固结所述竖转铰,再安装两个所述拱肋之间横撑和桥面梁,完成拱桥的施工。
其中,靠山侧的所述拱肋为位于山体上坡方向的拱肋构件,靠山侧的所述拱肋平转时需要翻越山体,山外侧的所述拱肋为位于山体下坡方向的拱肋,即两侧地形存在高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疼痛科的可穿戴式颈椎辅助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型跷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