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母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4506.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许荣;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本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1/06;C08J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 ||
本发明属于一种纳米纤维母粒,其制备成分按百分比可分为PP树脂15%、CCNC母料40%、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5%、光敏分子组5%、抗菌纳米纤维15%以及添加剂10%,其中添加剂为分散剂、抗氧化剂及净水,占比为4:3:4,本发明研发一种新的纳米级纤维母粒,通过PP树脂、CCNC母料为主材料的一种相容性好、耐光、耐洗、耐磨的限位母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母粒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纤维母粒。
背景技术
塑料母粒,别名母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站起来的一种塑料加工助剂,它是由超量的化学助剂、载体树脂和分散剂等所组成。母粒是把超常量的颜料(染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中而得到的聚集体。母粒是指在塑料加工成型过程中,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将所需要的各种助剂、填料与少量载体树脂先进行混合混炼,经过挤出机等设备计量、混合、熔融、挤出、切粒等加工过程制得的颗粒料,称为母粒,母粒由载体树脂、各种填料和各种助剂组成的。母粒中助剂的限度或填料的含量比实际塑料制品中的需要量要高数倍至十几倍。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母粒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和实际制品中需要加入的量,调节母粒与基体树脂的配比。母粒通常可以分为普通填充母粒和功能性母粒,如色母粒、防雾滴母粒等。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对节能减排企业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母粒着色正在逐步占据传统染色工艺的市场份额。以占中国化纤产量80%以上的涤纶为例,目前涤纶行业对色母粒的需求约为25万吨,并且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涤纶纤维母粒总产量2007年仅为3万吨左右,且多为中低档常规产品。细旦、超细旦纤维母粒及功能母粒市场需求急迫。
但是在纤维母粒的制备工艺现如今还处于空白期,因此需要进行研发一种新的纳米级纤维母粒。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纤维母粒,其制备成分按百分比可分为PP树脂15%、CCNC母料40%、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5%、光敏分子组5%、抗菌纳米纤维15%以及添加剂10%,其中添加剂为分散剂、抗氧化剂及净水,占比为4:3:4;
其制备方法为:高温挤出、分散处理、热压成型及切割制粒;
所述高温挤出工艺为:将PP树脂、CCNC母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5%、光敏分子组及抗菌纳米纤维投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其搅拌转速为80-140r/min,搅拌时间为5min;
所述分散处理工艺为:将搅拌好的材料分散平摊在平板上晾置,并且将混合后的分散剂在晾置完成后喷洒在材料上,并且每30min翻动一次;
所述热压成型工艺为:在分散后的材料放入热压机内进行挤压成型,且温度为200℃,挤压完成晾置;
所述切割制粒工艺为:将挤压后的材料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即可。
优选的,所述搅拌设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该双螺杆挤出机自身要求具有加温功能。
优选的,所述分散处理工艺中,分散剂剂在材料平摊后喷洒总剂量的50%,并且每隔30min喷洒10%,按6次喷洒。
优选的,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接枝率为1%。
优选的,在高温挤出工艺中,搅拌过程中温度加热到200℃。
优选的,该成分以总量为10kg时,搅拌时间为5min;该成分以总量为20kg时,搅拌时间为10min,成分总量与搅拌时间进行同时增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研发一种新的纳米级纤维母粒,通过PP树脂、CCNC母料为主材料的一种相容性好、耐光、耐洗、耐磨的限位母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本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沪本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自动贴膜机
- 下一篇:一种废气去粉尘净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