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功率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4656.5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钧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58 | 分类号: | H01M8/0258;H01M8/0267;H01M8/04014;H01M8/04082;H01M8/04089;H01M8/122;H01M8/1231;H01M8/2465;H01M8/24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高温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功率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阳极端板和阴极端板,所述阳极端板和阴极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集流板、双极板、MEA以及陶瓷绝缘板,所述双极板的一侧设置有阴极进气口和阳极进气口,另一侧设置有阴极出气口和阳极出气口,双极板中间设置有阴极气体流道以及MEA活性区域,所述阴极进气口的宽度大于阳极进气口的宽度,所述MEA活性区域的相邻两边长的比例大于1,所述阴极进气口和阳极进气口设置在MEA活性区域中长度较小的边的两侧,所述阴极流道为分形流道,所述电堆上不包含阴极进气口或阳极进气口的两个面为加热面。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体积小巧,质量轻,加热迅速及寄生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功率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具有安静、高效、清洁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发电技术,是汽柴油发电机理想的替代产品。今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目前新能源领域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传统的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温度小于90℃,数十ppm的CO即可使Pt催化剂中毒,造成电堆无法工作。所以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于燃料的要求非常苛刻,通常要求其H2的含量达到99.99%以上,并需要严格控制其中杂质的水平。
由于氢气来源受限,爆炸限范围非常大,单位体积携带能量较低等特点,人们尝试采用甲醇、甲烷、柴油等含碳燃料进行水蒸气重整反应获得富氢重整气,在由氢气进入燃料电池内发电,从而获得更高能效的发电设备。但是由于重整气中通常含有百分之几的CO,造成如果采用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就必须对重整气进行提纯,不仅增加了系统复杂程度,同时降低了系统能效,不利于系统轻量化。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温度达到160~180℃,其对CO的耐受度达到了2.5~3%,可以直接采用重整气发电,使与重整器的结合更为简洁,使小型化的重整发电系统成为可能。对于功率小于200W发电系统而言,其要求燃料电池电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加热迅速,使电堆尽快到达工作温度;对于小功率系统而言,其寄生功耗要求高,需要优化设计双极板流场,特别是阴极流场,从而降低风机传质阻力,降低系统能耗。
常规的高温质子膜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大于300W,阴极进气口与阳极进气口相互垂直,需要在阴极进出口添加整流罩,造成电堆体积过大;且由于阴极进气占据双极板两侧,造成电堆加热面只有一面,需要大功率加热设备,且加热不均匀而造成电堆膨胀差异,长时使用后存在电堆双极板错位现象。而采用高温堆传统的蛇形流场不利于降低风阻,造成较大的进气压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巧,质量轻,加热迅速及寄生功耗低的小功率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功率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包括阳极端板和阴极端板,所述阳极端板和阴极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集流板、双极板、MEA以及陶瓷绝缘板,所述双极板的一侧设置有阴极进气口和阳极进气口,另一侧设置有阴极出气口和阳极出气口,双极板中间设置有阴极气体流道以及MEA活性区域,所述阴极进气口的宽度大于阳极进气口的宽度,所述MEA活性区域的相邻两边长的比例大于1,所述阴极进气口和阳极进气口设置在MEA活性区域中长度较小的边的两侧,所述阴极流道为分形流道,所述阴极进气口与阳极进气口并列设置在双极板的同一侧,所述电堆上不包含阴极进气口或阳极进气口的两个面为加热面。
优选的,所述阴极进口宽度与阳极进气口宽度的比例为1~5。
优选的,所述MEA活性区域中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的长度比为1~3。
优选的,所述阴极流道的深度与宽度的比例为0.8~1。
优选的,所述阴极流道的深度为0.8~1.6mm,宽度1~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钧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钧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