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外电梯轿厢及电梯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4778.4 | 申请日: | 202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2;B66B7/00;B66B7/02;E04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58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 电梯 | ||
一种室外电梯轿厢及电梯井,包括楼宇,连廊,室外电梯井及轿厢,轿厢前后壁和轿厢门为开孔结构,电梯井为采用防雨百叶窗的开放通风结构,巧妙的设计实现通风防雨的效果,本发明的室外电梯轿厢及电梯井完美地解决现有的楼房内部及外部的电梯轿厢及电梯井封闭结构造成的火灾逃生危机、人身安全危机、空气污染危机以及高危传染病交叉感染危机等问题,具有舒适度高、视觉新颖、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及维护性好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休闲观光体验价值及观赏价值,成为城市靓丽的景观,增加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及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电梯轿厢及电梯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 民基本都住进了楼房,电梯作为楼房建筑物内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极大的方 便了居民出入和日常生活,显著提高了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目前,绝大多数的楼房电梯是建于楼房内部的,零星的室外电梯也与房屋直 接连接在一起,具有封闭的电梯井。当发生火灾时,电梯停止运行,火灾发生在较 底层时电梯井瞬间会被大火和浓烟笼罩,垂直的电梯井在火灾时会助长烟气火 势的蔓延,楼上的人无法通过楼梯向下逃生,老人或行动不便者无法及时逃生, 事实上正常人也很难来得及逃生,尤其是高层居民,火灾基本就等于死亡,高 层楼房的火灾危机日益严重。目前电梯井的封闭结构空间还给犯罪分子创造了 条件,对妇女儿童及老人的侵害事故频繁发生。此外,封闭的电梯井及电梯轿 厢空气不流通,电梯轿厢内空气质量差,电梯内的顶部风扇通风换气效果极差, 仅仅能够维持电梯内的人不被窒息而死,有人在电梯内吸烟后烟味几小时后依然很浓重。电梯是公认的呼吸道传染病交叉传染的高危场所。可见,传统的楼 内封闭结构的电梯轿厢及电梯井模式问题极其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 命和安全,使得城镇居民的生存危机日益严重,幸福指数急剧下降!解决这些 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提出一种室外电梯轿厢及电梯井,完美地解决上述问题,除了满足 居民出入方便及安全的要求,还具有适度透光、通风良好、风格新颖、物美价 廉、维护性好等优点,还具有较高的休闲观光体验价值及观赏价值,增加旅游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楼房内部及外部的电梯轿厢及电梯井封闭结 构造成的火灾逃生危机、人身安全危机、空气污染危机以及高危传染病交叉感 染危机等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外电梯轿厢及电梯井,包括楼宇,连廊,还包括室外电梯井, 轿厢,电梯井支柱,前叶片,前导水管,侧叶片,间隔带,轿厢支柱,侧导水 管,轿厢位于电梯井之中,轿厢通过轿厢导靴与轿厢导轨实现滑动或滚动连接, 前叶片与前导水管机械连接,侧叶片与侧导水管机械连接,侧叶片与间隔带机 械连接,间隔带与电梯井支柱机械连接,轿厢的四壁为多孔硬板结构,其中多 孔硬板的孔的线度≤11.9厘米,侧叶片及间隔带的尺寸及角度参数满足以下要 求,2厘米≤n≤4厘米,h≥m≥5厘米,侧叶片8与水平面夹角10°~45°, h+m≤45厘米,侧叶片与前叶片的尺寸及角度参数可相同,也可不同,前叶 片的临近叶片间隔与间隔带尺寸参数可相同,也可不同。
轿厢4的四壁还可为平行栏杆,临近栏杆的间距≤11.9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室外电梯轿厢及电梯井,除了满足居民出入方便及安全的要求, 还具有适度透光、通风良好、风格新颖、物美价廉、维护性好等优点,轿厢侧 壁具有丰富的变换形式以增加美感体验,具有较高的休闲观光体验价值及观赏 价值,成为城市靓丽的景观,增加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和幸福指数。完美地解决现有的楼房内部及外部的电梯轿厢及电梯井封闭结构 造成的火灾逃生危机、人身安全危机、空气污染危机以及高危传染病交叉感染 危机等问题。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及生态效益, 利国利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未经海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齿膦烯配体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