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车库滑轮式提升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提升车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4828.9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岳燃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B66F7/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曲洋;杨彪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旅***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车库 滑轮 提升 装置 使用 车辆 方法 | ||
一种立体车库滑轮式提升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提升车辆的方法,包括车库框架和升降板,所述车库框架上部安装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所述升降板分别与第一吊索第二吊索、第三吊索和第四吊索的一端连接,第一吊索第二吊索、第三吊索和第四吊索的另一端分别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并同时绕过驱动滑轮后与固定点连接,它能够有效提升升降板的升降速度、降低升降板启动和停止的响应时间,并且占用立体空间较小,更利于提升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的升降板垂直驱动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立体车库滑轮式提升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提升车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中的停车位数量也越来越紧张,地面存车位早已无法满足市民存放汽车的需求。近年来,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更多的存车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立体车库,这些立体车库有效利用立体空间,通过升降板将车辆运送至地面以上或地面以下的存车位进行存放,可成倍增加单位面积内的存车位数量,缓解城市内的停车压力。现有立体车库中的升降板驱动方式一般分为举升式和提升式,举升式驱动装置由升降板底部的举升机实现升降板的升降,这种结构行程有限,仅适用于2层等小型立体车库;提升式驱动装置一般采用卷扬机牵引的钢索实现升降板的提升,升降板的行程较长,适用面广,可用于大型、小型等各种立体车库。目前现有的升降板提升装置中,需匹配满足升降板最大提升质量的大功率驱动电机,并通过减速器带动卷扬机的卷筒运转,升降板升降的行程即为卷筒收、放钢索的长度,卷筒经减速器减速后转速有限,因此升降板的升降速度也较低,影响立体车库的存取车效率。且由于卷筒直径较大,启动、停止均需一定的响应时间,导致在各高度的存车位停靠时进行平层调节时需要的执行时间也相对较长,同样影响立体车库存取车效率。如需提升升降板升降速度,需设置价格昂贵的高速升降驱动电机,会使立体车库的建设及维护成本大幅上升。另外,卷扬设备占用的立体空间也相对较大,在立体车库中通常需要设置单独一层空间用于安放卷扬设备,在地下车库、建筑物内部等空间受限的区域建设立体车库时,会明显影响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滑轮式提升装置及使用该装置提升车辆的方法,它能够有效提升升降板的升降速度、降低升降板启动和停止的响应时间,并且占用立体空间较小,更利于提升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车库框架和升降板,所述车库框架上部安装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所述升降板分别与第一吊索第二吊索、第三吊索和第四吊索的一端连接,第一吊索第二吊索、第三吊索和第四吊索的另一端分别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并同时绕过驱动滑轮后与固定点连接,所述车库框架或车库框架附近的地面或固定物上设置驱动丝杆,驱动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丝杆上安装驱动螺母,驱动电机带动驱动丝杆旋转时,驱动螺母能够沿驱动丝杆长度方向横移,驱动螺母上设置转轴,驱动滑轮安装在转轴上,驱动滑轮能够绕转轴旋转。所述驱动滑轮的数量为至少2个,每个驱动滑轮各自的转轴均与一套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丝杆、驱动螺母组成的驱动结构连接,各吊索绕过各驱动滑轮时,在相邻的驱动滑轮之间同时呈S型从这个两个相邻的驱动滑轮的不同侧绕过。所述驱动滑轮的数量为2个,每个驱动滑轮各自的转轴均与一套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丝杆、驱动螺母组成的驱动结构连接,各吊索绕过两各驱动滑轮时,同时呈S型从这两个驱动滑轮的不同侧绕过。所述驱动滑轮的数量为3个,每个驱动滑轮各自的转轴均与一套独立的驱动电机、驱动丝杆、驱动螺母组成的驱动结构连接,各吊索绕过各驱动滑轮时,在相邻的驱动滑轮之间同时呈S型从这个两个相邻的驱动滑轮的不同侧绕过。相邻驱动丝杆上的驱动电机分别位于各自驱动丝杆的不同端。
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立体车库滑轮式提升装置提升车辆的方法如下:
当动力滑轮2的数量为2-3个时,各驱动滑轮2同时移动共同实现升降板1的升降,设车库总层数为N,需移动的层数为M,各驱动滑轮2的最大行程为L,则每次升降板1升降时,各驱动滑轮2同时移动的距离L1按下述公式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岳燃,未经李岳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周转外悬挑斜柱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梯运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