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对节白蜡树树叶中提取菊苣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5351.6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敏;周旭东;戴立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08 | 分类号: | C07H1/08;C07H17/075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朱海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蜡树 树叶 提取 菊苣苷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对节白蜡树树叶中提取菊苣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对节白蜡树树叶,采用95%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2)对步骤(1)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浸膏;(3)向步骤(2)得到的浸膏加入水,用石油醚萃取保留水层,水层加入1:1的乙酸乙酯水混合溶剂,搅拌均匀,静置过夜,析出白色沉淀,过滤得到白色滤渣以及滤液;(4)将步骤(3)得到的白色滤渣加入石油醚低温离心,得到菊苣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对节白蜡树的树叶制备菊苣苷的方法,且方法具有成本低,产率高且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对节白蜡树树叶中提取菊苣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苣苷,又称秦皮乙素-7-O-D-吡喃葡萄糖苷,CAS号为531-58-8,其化学式如下所示:
。
高纯度的菊苣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活性,也可以在化妆品中作为防晒成分应用。目前对菊苣苷的获得方法研究较少。
对节白蜡树(Fraxinus hupehensis),为木犀科梣属(Fraxinus L.)植物。它是极其珍贵的用材树种,被发现至今,只分布在湖北京山县境内,又叫湖北白蜡,湖北梣。因其生长缓慢,寿命长,树形优美,盘根错节,是盆景、园林、根雕家族中的极品,被誉为“盆景之王”和“活化石”。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从对节白蜡树树叶中提取菊苣苷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对节白蜡树树叶中提取菊苣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对节白蜡树树叶,捡净,阴干,粉碎,按质量体积比1 g:5-10 mL的比例加入95%的乙醇水溶液,室温浸泡或者加热提取1-6次,每次1-72小时,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
(2)对步骤(1)得到的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浸膏;
(3)向步骤(2)得到的浸膏加入水,用石油醚萃取保留水层,水层加入1:1的乙酸乙酯水混合溶剂,搅拌均匀,静置过夜,析出白色沉淀,过滤得到白色滤渣以及滤液;
(4)将步骤(3)得到的白色滤渣加入石油醚低温离心,得到菊苣苷。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5)将步骤(3)得到的滤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层进行浓缩、干燥,采用干法1:1拌样上柱进行减压正常硅胶柱色谱分离,流动相为9:1的石油醚:二氯甲烷、9: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9:1的石油醚:丙酮、9:1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依次梯队洗脱,得到菊苣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现代分析方法发现对节白蜡树树叶中含有较多的菊苣苷有效成分。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对节白蜡树的树叶制备菊苣苷的方法,且方法具有成本低,产率高的特点,由于原料为对节白蜡树的树叶,因此本发明不会对对节白蜡树树种资源进行破坏,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菊苣苷的化学式;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获得的菊苣苷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获得的菊苣苷的核磁共振碳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5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