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破坏的共享单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5554.5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顺华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H5/04;B62J13/02;B62M9/16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孙雪梅 |
地址: | 4252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坏 共享 单车 | ||
一种防破坏的共享单车,包括带有前叉管和后叉管的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传动组件,车架包括呈三角结构的第一结构柱、第二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所述第一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均与前叉管连通,所述传动组件与第二结构柱、第三结构柱和后叉管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夹角处设有锁紧件,前叉管上设有锁孔,锁紧件锁紧时可卡入锁孔中;所述传动组件上设有罩体,罩体对传动组件至少一个侧面形成包围,本发明的车架带有内置的锁紧件,锁紧件强度大,不易遭恶意损毁,上锁后前轮旋转一定角度,确保单车无法行驶,提高控制效果,本发明的罩体确保单车能够保证良好的结构可靠性,又能对传动组件提供基本封闭的保护措施,防止恶意损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破坏的共享单车。
背景技术
单车是一种最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行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使单车运动。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诸如无桩单车等的共享设备能够有效地解决短距离出行的问题,具有诸如缓解交通压力、节能环保、减少碳排放以及促进用户锻炼身体等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
目前共享单车的智能锁和链条使用频率高,并且极易被破坏,成为破坏分子主要破坏的焦点,智能锁被破坏,则会造成该共享单车与后台失联,变成普通单车,不利于后台管理,如果是链条被破坏,则使用户无法骑行,后台修理成本偏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1530040.2的《一种单车智能锁和单车》,该智能锁包括锁具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锁具装置,用于执行对所述单车的开锁和/或关锁;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锁具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锁具装置执行对所述单车的开锁和/或关锁,同时用于与管理平台进行通信交互;所述锁具装置安装于单车的第一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单车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单车上间隔设定距离的不同位置。该装置虽然解决了单车智能锁的容易出现整体破损的问题,降低了单车智能锁的整体破损率,实现了对单车有效管理,但是其锁具装置结构仍容易被破坏,不能降低他人刻意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具有链条保护和防破坏的内置锁功能的一种防破坏的共享单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破坏的共享单车,包括带有前叉管和后叉管的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传动组件,车架包括呈三角结构的第一结构柱、第二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所述第一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均与前叉管连通,所述传动组件与第二结构柱、第三结构柱和后叉管连接,第一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夹角处设有锁紧件,前叉管上设有锁孔,锁紧件锁紧时可卡入锁孔中;所述传动组件上设有罩体,罩体对传动组件至少一个侧面形成包围;本发明设置锁紧件和罩体,有效的放置被恶意破坏,锁紧件设置在第一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之间,位置新颖,不易发觉,并且结构简单,难以破坏;罩体将整个传动组件包围,至少一个侧面是传动组件的外侧,优选是将传动组件全部包围。
单车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一共包括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二十多个主要部件,车架的前叉管和后叉管是用于安装前后轮胎,前叉管与车架是转轴连接,转动车把的时候就能转动前轮,从而实现转弯;本发明中第一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连接处焊接一根圆管,圆管中转动设置前叉管即可;本发明第一结构柱、第二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位于单车前轮和后轮之间,用于连接和支撑,三角形结构更加牢固,用料也少。
进一步,所述前叉管逆时针旋转40°~50°时,锁紧件与锁孔对准,单车在停放的过程中,通常前轮是转动一定角度保持不动,能提高单车的稳定性,此时如果锁住,单车无法使用骑行;保持40°~50°确保能提高单车稳定性,正常情况下,单车停止倾斜后在45°左右。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结构柱和第三结构柱上的锁座,锁座内设有可伸缩的锁销,锁销可卡入锁孔中;具体的锁紧件结构,该锁紧件使用方法和结构等属于现有技术,用户扫描车身的二维码后,向后台系统发送请求,后台系统控制锁紧件解锁即可正常使用,实现管理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顺华,未经王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5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