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创血压模拟仪的挤压式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5607.3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生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压 模拟 挤压 执行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无创血压模拟仪的挤压式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挤压式执行系统包括执行装置和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包括挤压式执行机构和执行电路,挤压式执行机构包括执行器和密闭气路配合,执行器包括成套组装的步进电机和直线导轨滑台,密闭气路由依次连接的待测电子血压类仪器、弹性软管及充气袋构成,弹性软管安装在执行器的直线导轨滑台上;执行电路包括步进电机电路;控制装置包括主控CPU、主控电路、压力传感器、密闭气路静态压力和动态压力采集转化调整电路、定位开关和定位开关检测电路。本发明既既能用于模拟新生儿及早产儿低血压状态,又可用于成人模拟高血压状态,还适用于各类电子血压类仪器对血压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创血压模拟仪,尤其是一种无创血压模拟仪的挤压式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测量人体血压的电子仪器有多种,其中采用示波法测量无创血压的有多参数监护仪中的无创血压,有电子血压计,还有动态血压。绝大多数的电子血压类仪器均是采用示波原理来设计的。示波法又叫振荡法,它的原理是获取在放气或充气过程中通过袖带产生的脉搏振荡波,通过一定的算法换算得出血压值。
电子血压类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性是其最重要的指标,在出厂前对其质量的性能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已知的一种模仿人体发射血压信号的血压计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血压计测试装置本体内的:用于产生一个幅度、频率可调的模拟气流,供血压计检测输入所需的脉动流,以模拟产生人体血压脉搏信号的气囊装置:与气囊装置接触连接的挤压组件;与挤压组件连接的步进电机;与步进电机连接的驱动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的MCU控制器,用于根据一指定的血压调节信号,产生一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路驱动步进电机挤压气囊装置,产生一个幅度、频率可调的模拟气流,供血压计检测输入所需的脉动流;可以真实准确地模拟人体血压信号的血压计测试装置,可以准确地检测血压计的准确度。
上述现有的血压计测试装置在模拟人体脉搏时,主要是通过对气囊装置的挤压,气囊装置中需要预先具有足够压力才能反弹产生相应的模拟压力值及压力变化,在低于一定静态压力时,因为没有弹性,气囊将不具备恢复原状的能力,也就是说该装置仅适用于当静态压力大于一定数值后的血压值模拟,即模拟成人的血压范围的脉搏,正常成人收缩压应不小于或等于100mmHg,舒张压不小于或等于60mmHg,该血压计测试装置所需模拟的最低气压值仅要达到60-90mmHg即可。
然而,新生儿的血压为:收缩压30~60mmhg左右,舒张压10~40mmhg左右,需注意监测,早产儿的血压范围更低,更需要密切精准检测。相应的对电子血压类仪器的精确度要求更高,现有技术的血压计测试装置无法模拟新生儿低血压状态。
电子血压计在测量时,有高压缓慢连续放气,静态压力值是连续降低的,上述现有的血压计测试装置就是针对上述血压计测量特点来设计的。然而监护仪在进行无创血压测量时,和电子血压计测量无创血压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监护仪的无创血压测量时,气路中放气方法不是连续缓慢放气,而采用的是阶梯放气方法,即静态压力的变化有较大的突变,突变范围可达15mmHg,此时现有的血压计测量装置在模拟脉搏跳动与空气压力突变叠加时,因其挤压气囊时不能达到一定幅度的脉搏气流,从而丧失其模拟功能,故现有的血压计测试装置不适用于监护仪的无创血压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创血压模拟仪的挤压式执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将测试血压值设置模拟的血压5mmHg上下,适用于模拟新生儿及早产儿低血压状态,且适用于各类电子血压类仪器的检测,测试精度更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生,未经李永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5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煮一体炉
- 下一篇:一种清肺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