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砂粒稳固性的静电植砂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5797.9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3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俞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1/00 | 分类号: | B24D11/00;B24D1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张华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砂粒 稳固 静电 植砂机 | ||
本发明涉及磨具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砂粒稳固性的静电植砂机,包括传送带、落砂筒、基材传送机构、上极板、下极板,所述落砂筒和基材传送机构均固定安装在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上极板和下极板分别位于基材传送机构和传送带的内侧,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负离子产生机构。该可提高砂粒稳固性的静电植砂机,利用钨丝通电后产生的高温促使其附近产生大量高能电子云,配合吸引极板对电子的吸引,电子向下移动碰撞砂粒,使砂粒荷电,增加砂粒的带电量,达到了提高砂粒在静电场中所受电场力的目的,继而增大砂粒的移动速度,增加砂粒嵌入粘结剂中的深度,有效提高砂粒与基材之间粘结的稳固性,提高磨具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提高砂粒稳固性的静电植砂机。
背景技术
静电植砂是涂附磨具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静电植砂的原理是利用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产生的高压静电场,使得位于高压静电场之间的磨料被极化带电,从而被吸附在涂有粘结剂的基材上。较之传统的重力植砂,静电植砂可使涂附磨具在磨削效率和耐用度等性能方面均有所提高,因此,静电植砂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由于静电植砂的砂粒是依靠电场力吸上去,所以,若要砂粒大就必须加大电场力,也就是要增加电压和电流。但是提高电压电流要受条件限制,并不是可以无限增加。按照目前静电高压发生器最高6万伏交流和12万伏交流的能力,只能生产500微米以内的碳化硅砂粒和250微米以内的中刚玉砂粒,因此对于500微米以及更粗的砂布砂纸磨具,一般都采用重力植砂工艺生产。
在静电植砂过程中,砂粒在静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涂有粘结剂的基材移动,若电场力大,则砂粒的移动速度大,砂粒嵌入粘结剂的深度越大,那么砂粒与基材之间粘结稳定性越高。而对于粒径较大的砂粒,当砂粒的粒度接近电场力所能供应的粒度上限时,砂粒所能够获得的动能较低,与粘结剂接触时对粘结剂的撞击力较低,导致砂粒无法紧紧嵌入粘结剂的内部,降低了砂粒与基材粘结的稳固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砂粒容易掉落,磨具的质量偏低。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磨具生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砂粒稳固性的静电植砂机,具备可生产大粒径砂粒的砂布砂纸磨具以及砂粒与基材粘结牢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粒径磨具必须使用重力植砂工艺生产以及砂粒与基材粘结不牢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砂粒稳固性的静电植砂机,包括传送带、落砂筒、基材传送机构、上极板、下极板,所述落砂筒和基材传送机构均固定安装在传送带的上方,所述上极板和下极板分别位于基材传送机构和传送带的内侧,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负离子产生机构,所述负离子产生机构位于落砂筒与上极板之间,所述传送带贯穿负离子产生机构的内部,所述负离子产生机构包括外罩、钨丝和吸引极板,所述钨丝和吸引极板位于外罩的内腔且所述钨丝和吸引极板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上下两侧,所述吸引极板接正向高压电。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包括内侧带和外侧带,所述内侧带的内侧面传动连接有转辊,所述内侧带的外侧面与外侧带固定连接,所述外侧带的内部设有空腔。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氮气,所述空腔膨胀后呈半球状凸起。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下侧设有冷却机构,所述传送带贯穿冷却机构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空腔以其自身宽度等间距分布于外侧带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砂粒稳固性的静电植砂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提高砂粒稳固性的静电植砂机,利用钨丝通电后产生的高温促使其附近产生大量高能电子云,配合吸引极板对电子的吸引,电子向下移动碰撞砂粒,使砂粒荷电,增加砂粒的带电量,达到了提高砂粒在静电场中所受电场力的目的,继而增大砂粒的移动速度,增加砂粒嵌入粘结剂中的深度,有效提高砂粒与基材之间粘结的稳固性,提高磨具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5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断拉钉及与刀柄的连接方式
- 下一篇:数据读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