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页岩中有机质与其他矿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5927.9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0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瑞;熊伟;胡志明;李武广;郭和坤;常宝华;周洪涛;任惠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张德斌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有机质 其他 矿物 微孔 孔径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页岩中有机质与其他矿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1)获得泥页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2)对泥页岩岩心颗粒样品进行有机质提取;3)获得泥页岩中有机质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4)根据泥页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和泥页岩中有机质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获得泥页岩中其他矿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取泥页岩岩样中有机质和其他矿物的微孔和介孔分布特征,为定量研究泥页岩中的有机质和其他矿物的孔隙空间特征提供重要实验数据,并且可协助建立有机质、其他矿物各孔径范围的孔隙体积评价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页岩中有机质与其他矿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泥页岩储层岩心的孔隙尺度分布跨度非常大,包括微孔(孔隙直径<2nm)、介孔(2nm≤孔隙直径≤50nm)、宏孔(孔隙直径>50nm),以及微米级的裂缝,准确获取泥页岩中有机质的微孔和介孔孔径分布特征是微观储层评价的基础,对研究页岩气赋存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研究泥页岩介孔和微孔的测试手段主要有低温二氧化碳吸附、低温氮吸附、低温氩吸附,低温二氧化碳吸附测试的孔隙尺度范围为微孔,低温氮吸附测试的孔隙尺度范围为介孔及部分宏孔。
目前,虽然通过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FIB-SEM)技术明确了泥页岩储层中的有机质发育大量孔隙,虽然也能给出微观视野中有机质孔隙的尺寸,但是无法提供宏观样品中有机质孔隙的孔径分布特征与规律。采用气体吸附测试技术分析大量富有机质页岩的孔径分布规律,但无法描述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质孔隙的孔径分布。本发明基于气体吸附孔径分布测试手段,提出一种定量获取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质孔隙孔径分布的方法,并且可以进一步获得页岩中其他矿物孔隙孔径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页岩中有机质与其他矿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测试方法,以定量测定泥页岩中有机质与其他矿物的孔隙孔径分布数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页岩中有机质与其他矿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泥页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
2)对泥页岩岩心颗粒样品进行有机质提取;
3)获得泥页岩中有机质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
4)根据泥页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和泥页岩中有机质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获得泥页岩中其他矿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
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可以定量获取泥页岩中有机质的孔隙孔径分布,并且可以进一步获得页岩中其他矿物的孔隙孔径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优选地,步骤4)中,将泥页岩与有机质的相应孔径的孔容相减即可得到其他矿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通过对泥页岩岩心颗粒样品进行低温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测试,获得泥页岩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
步骤3)中,通过对有机质颗粒样品进行低温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测试,获得有机质的微孔与介孔孔径分布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优选地,所述泥页岩岩心颗粒样品和有机质颗粒样品均为30~60目。
根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优选地,进行低温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测试时称取5~10克样品。
根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优选地,进行低温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测试前,均对样品进行脱气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优选地,进行低温氮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测试所使用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纯度不低于99.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5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