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6105.2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9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侯仁政;赵之健;林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现场 安全帽 佩戴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实时获得施工现场监控视频帧,并分别对视频帧中所有的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进行检测;S2、对图像中所有的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进行二分图匹配,若存在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则进行步骤S3,若不存在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则重新回到步骤S1;S3、对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进行连续跟踪,若连续跟踪中该人形图像仍无法匹配到安全帽图像,则发出报警,若连续跟踪中该人形图像匹配到安全帽图像,则重新回到步骤S1。本发明增加了对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情况的检测准确度,降低了漏检概率,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帽只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施工安全一直都是生产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工地发生的安全事故大部分都与工人违反规定有关,坠落、坍塌、吊装损坏是常见的致命事故类型。安全帽作为一种个人头部防护用品,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操作人员在生产作业中遭受坠落物体或自己坠落时对头部的伤害,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是一种必要的安全措施,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求进行安全帽的佩戴具有重要意义。对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监控,并在发现没带安全帽的人员及时发出警告,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人员的有效管理,并能尽可能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然而目前施工现场对安全帽佩戴情况的监控存在较多的漏检或检测不精准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得施工现场监控视频帧,并分别对视频帧中所有的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进行检测;
S2、对图像中所有的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进行二分图匹配,若存在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则进行步骤S3,若不存在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则重新回到步骤S1;
S3、对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进行连续跟踪,若连续跟踪中该人形图像仍无法匹配到安全帽图像,则发出报警,若连续跟踪中该人形图像匹配到安全帽图像,则重新回到步骤S1。
以上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现场监控视频帧中所有的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进行二分图匹配,并对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进行连续跟踪检测,从而增加了对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情况的检测准确度,降低了漏检概率,且通过对所有的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进行二分图匹配,提升了检测效率。
作为优选,步骤S3中,对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至少连续跟踪8帧图像,若至少存在80%帧的图像中该人形图像仍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则发出报警,否则重新回到步骤S1。
作为优选,步骤S3中,对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的人形图像连续跟踪10帧图像,若至少存在8帧图像中该人形图像仍未匹配到安全帽图像,则发出报警,否则重新回到步骤S1。以上技术方案在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帽佩戴检测准确度的情况下,提升了其检测效率,过多地跟踪检测图像则会造成效率低下,过少地跟着检测图像则会造成检测准确度不足。
作为优选,步骤S2中,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二分图匹配过程中,通过计算安全帽图像矩形框与人形图像上1/10部分的交并比得到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的匹配度。以上技术方案中,安全帽一般均佩戴在人体头部,故通过计算安全帽图像矩形框与人形图像上1/10部分的交并比得到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的匹配度,能够准确判断安全帽图像与人形图像的匹配度。
作为优选,步骤S1中,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检测方法分别对施工现场监控图像中所有的人形图像和安全帽图像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6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