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6383.8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61;F24F11/77;F24F1/0071;F24F13/24;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魏润洁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杀菌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高温杀菌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风机以及与所述风机对应设置的风口,所述高温杀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若接收到高温杀菌指令,则进入高温杀菌模式;若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降低第一风机的第一转速以及增加第二风机的第二转速,直至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运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本发明实现了在换热器局部温度超高的状态下,空调器系统整体的压力在正常运行范围,使得空调器提升杀菌温度至超高温度同时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实现进一步提升空调杀菌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器通过启动制热循环进入制热过程,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温度进行高温杀菌。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室内机一般只有一个风口以及相对应的单个风机,并且在风口中的风机采用单一型式的贯流风叶或者离心风叶的风机送风,通过降低该风机的风速提升杀菌温度,只能将空调器的制热温度提升至56度左右进行杀菌。
但是,在降低该风机的风速提升杀菌温度时,空调器的室内机换热器的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空调器系统压力过大,从而只能将空调器的制热温度提升至56度左右进行杀菌,无法将杀菌温度提升至更高的温度。因此,由于空调器的制热温度受限于单一的风口以及系统压力的限制,从而难以进一步提高杀菌温度,无法达到更高的杀菌要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杀菌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受限于单一的风口以及系统压力的限制,导致难以进一步提高杀菌温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杀菌控制方法,所述高温杀菌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风机以及与所述风机对应设置的风口,所述高温杀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若接收到高温杀菌指令,则进入高温杀菌模式;
若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降低第一风机的第一转速以及增加第二风机的第二转速,直至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运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运行参数包括室内机的换热器温度,所述若所述空调器的第一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降低第一风机的第一转速以及增加第二风机的第二转速,直至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运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室内机的换热器温度达第一预设温度,则降低第一风机的第一转速以及增加第二风机的第二转速,直至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运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室内机的换热器温度达第一预设温度,则降低第一风机的第一转速以及增加第二风机的第二转速,直至所述空调器的第二运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机换热器中目标位置对应的第一换热器温度,其中,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换热器温度,所述目标位置与所述第一风机相对应;
若所述第一换热器温度达第一预设温度,则降低第一风机的第一转速以及增加第二风机的第二转速,并实时获取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的目标位置对应的第二换热器温度,其中,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第二换热器温度;
若所述第二换热器温度达第二预设温度,则停止降低第一风机的第一转速以及停止增加第二风机的第二转速,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可选地,所述降低第一风机的第一转速以及增加第二风机的第二转速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换热器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差值,确定调节所述第一风机的下降档位以及调节所述第二风机的上升档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6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 下一篇:基坑支护周边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