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制品包装袋的节能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6768.4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9/00 | 分类号: | B41F9/00;B41F23/04;B41F23/08;B41F9/10;B41F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张永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制品 装袋 节能 印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塑料包装印刷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包装袋的节能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正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装置主体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压印滚筒,装置主体内部相对压印滚筒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刮墨辊,装置主体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覆膜滚筒,覆膜滚筒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热量收集装置,通过热量收集装置为半圆柱状设置且为包裹覆膜滚筒外侧一半设置,使得当覆膜滚筒进行覆膜工序时,能通过风机在热量收集装置内部产生气流,从而将覆膜滚筒旋转时没有与薄膜接触的一部分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气流带动,进入导气管内,再通过喷气台与被印刷完的塑料包装接触,从而对其上的油墨进行加热烘干,则能减少能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包装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包装袋的节能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包装是指用塑料材质进行生产的包装品,塑料是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树脂为主要材料。添加各种助剂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延展性,冷却后可以固定其形状的一类材料,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树脂分子在熔融状态下,且周围均匀的分布助剂分子的过程叫塑化,在人们生活中的许多生活物品,食品等,大都采用塑料袋进行包装包装,塑料包装袋的使用范围广,且实用性高,性价比高,对产品进行包装后,能够减缓产品受到空气的氧化速度,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包装袋上印制图案和文字能够更好的让使用者识别和正确合理的使用产品,在人们生活过程中充当着必不可少和极其重要的地位。
塑料包装的印刷就是将文字和图片等有色体按一定的规则印在包装上,目前塑料包装一般是采用凹版进行印刷,让压印滚筒到墨槽中滚一圈,而后被刮墨片刮除压印滚筒表面多余的油墨,再与塑料包装进行接触,接着通过将塑料包装和塑料薄膜经加热、压紧后黏合在一起,使包装品表面平滑光亮且油墨不会被擦掉,但现有的塑料包装在印刷过程中,需要额外用热风机在塑料包装覆膜前对油墨进行烘干,从而导致电源的多余消耗,增加生产成本,并且刮墨片无法进行自动清理,导致长时间使用后,刮墨片上堆积过多干结的油墨,从而降低刮墨效率。
发明内容
一种塑料制品包装袋的节能印刷装置,该装置能对塑料包装在覆膜时产生的多余的热量进行收集,而后用于油墨的烘干,从而减少额外热风机的使用,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还能对刮墨片上堆积的油墨进行自动清理,从而提高其刮墨效率。
一种塑料制品包装袋的节能印刷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正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压印滚筒,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相对压印滚筒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刮墨辊,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覆膜滚筒,所述覆膜滚筒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热量收集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相对压印滚筒下端固定安装有墨槽,所述墨槽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传墨辊,所述传墨辊与压印滚筒为相贴合接触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刮墨辊外侧活动安装有刮墨片,所述刮墨片为连续等距设置在刮墨辊外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刮墨辊内部开设有出气槽,所述出气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刮墨片活动安装有出气槽内部,且两侧嵌合在滑槽内,所述刮墨辊内部中心开设有出气腔。
作为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相对刮墨辊外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刮墨辊的距离为由下至上逐渐变小设置,所述刮墨片两侧开设有除墨槽,所述除墨槽两侧为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的弧形设置,且上端为向两边扩张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气槽朝向出气腔的一端两侧活动安装有闭气块,所述闭气块为直角梯形设置,所述刮墨片朝向闭气块的一端为两侧倾斜的箭头状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底端相对覆膜滚筒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薄膜卷辊,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收卷辊。
作为优选的,所述热量收集装置为半圆柱状设置且为包裹覆膜滚筒外侧一半设置,所述装置主体后端固定安装有相同设置的两个风机,所述热量收集装置后端与风机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6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